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科教文卫

南宁市科技馆2025年双节科普服务超5.6万人次

2025年10月09日10:53 |
小字号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南宁市科技馆紧扣“乐享双节・南宁有礼”工作部署,实施延时开放服务举措,围绕“科创筑梦 强国有我”核心主题,精心组织举办系列科普活动119场次,累计惠及市民及青少年超5.6万人次,以优质的科普公共服务激发群众科学热情,为南宁市培育创新文化注入强劲动能。

科学实验秀展演活动。王靖山摄

科学实验秀展演活动。王靖山摄

优化升级服务,延时开放激活节日经济活力。南宁市科技馆严格对标全市“乐游南宁”工作要求,以延长服务时间、丰富活动供给为抓手,吸引客流集聚。国庆期间,科技馆每日开放时间延长至18:00,增开4D电影、AI科普研学及智能机器人互动等特色活动累计49场次,实现科普服务与文化旅游协同增效。

强化价值引领,厚植家国情怀。紧扣新中国成立76周年主题,将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家精神传承与科技实践深度融合,举办“国旗飘扬贺国庆”科技制作活动,通过讲述国旗历史及动手制作国旗升降台模型,引导青少年在科技实践中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原创科普剧《逐光前行》,以“龙芯之母”黄令仪科研报国事迹为原型,生动演绎“用中国心造中国芯”的奋斗故事,让爱国主义与科学家精神从抽象概念转化为青少年可感知的精神力量。

“国旗飘扬贺国庆”科技制作活动现场。王靖山摄

“国旗飘扬贺国庆”科技制作活动现场。王靖山摄

聚焦前沿科技,激发创新潜能。围绕国家重大科技战略,设置探秘月球、传感器科普、“拥抱AI人工智能”以及“探日逐梦——与太阳的亲密对话”等研学及科普活动,通过模拟地、月、日公转演绎月相成因、设计月球基地灯绘、实操传感器信号转化实验、借助专业减光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等,为青少年搭建“触摸科学”的桥梁,直观传递前沿科技知识,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

探秘月球——中国探月工程科普研学活动现场。王靖山摄

探秘月球——中国探月工程科普研学活动现场。王靖山摄

传承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打破科技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的边界,结合中秋节传统佳节,创新推出 “科技+传统”“AI+艺术”的跨界体验,让科技成为激活传统文化的新载体。开展手工花灯制作、“智塑万象”科技体验等活动,让参与者在亲手实践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中秋节手工花灯制作活动。王靖山摄

中秋节手工花灯制作活动。王靖山摄

拓展服务外延,促进全面发展。积极响应社会关切,构建“科普+成长支持”服务体系,举办“儿童友好心理健康之家庭教育帮扶指导”科普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心理专家通过沙盘游戏、绘画测试等形式,为家长和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常态化开展“职业体验城”活动,通过模拟社会角色,助力未成年人完成早期职业启蒙,提升综合素养。

职业体验城科普活动。王靖山摄

职业体验城科普活动。王靖山摄

本次系列科普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普内容和沉浸式体验,成功将科学知识、爱国情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为南宁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不仅充分展现了科技馆作为科普主阵地的服务效能,更在寓教于乐中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与创新意识,为培育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注入了持久动力。(南宁市科技馆)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