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高尚镇:“荷潭阅色”映古村党建清泉润心田

走进兴安县高尚镇潭美田村,只见百亩荷叶铺陈水面,脆嫩莲藕节节拔高,洁白的花潮与古村黛瓦交相辉映。这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正以“党建红”引领“产业兴”“生态美”,绘就一幅“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富得了百姓”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党建领航,“红色引擎”激活一池春水。高尚镇尚义村委潭美田村位于海洋河畔,水量充盈,气候湿润,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开阔,适宜大规模连片开发。潭美田村依托独特地理环境优势,2024年打造“荷潭阅色”种养基地,规模化发展“荷+”立体种养产业。为推动基地顺利建成,尚义村党总支书记担任“施工队长”,潭美田村党支部成立“荷香先锋队”,围绕产业服务、生态管护、乡风文明三个方面向群众开展政策宣传、答疑解惑,征集群众意愿,带动130多户村民让地让利,破解土地权属、土地平整、用地纠纷、合同谈判等4个难题。目前,已完成300亩莲藕种养基地、生态泥鳅(黄鳝)共养区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荷塘生金,“荷产业链”串起富民链。党员带头先行试种,村党总支书记唐敏率先把自家20多亩田地全部改种鄂莲6号莲藕。为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党支部+公司+农户+市场”利益联结机制,党支部负责统筹协调、政策争取;公司负责供种、技术、销售、奖励;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方式实现“租金+薪金+奖金”三重收益。据悉,300亩荷塘核心示范区莲藕亩产可达6000斤,泥鳅亩产500斤,预估年产值达800万元,已为20余名村民解决就业难题。目前荷花已全面盛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购买藕产品。“下一步我们将延伸藕制品深加工链条,开发农业教育体验课程,推出以藕为主题的健康饮食套餐,为产业振兴、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该基地负责人蒋兴元介绍。
共享共治,“生态绿图”擦亮发展底色。“水好了,荷更香,鳅鳝也更肥。”种植户王大哥说。该种养基地坚持“一塘多收、以废养肥、以肥促产”,通过微生物有机肥“打底”,鳅鳝套养“活水”,残荷回田“养土”,泥鳅、黄鳝以水中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废弃的荷秆连同鳅鳝排泄物二次堆放来年再返田,形成“泥鳅除虫肥田、莲藕净化水质”的闭环生态系统。近年来,潭美田村结合乡村风貌提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排查、河长制等工作,党员带头,乡贤助力,群众投工投劳,对50余处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完成微景观60余处,“党员河长+志愿服务+保洁员”分段包干,彻底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做到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河,发展产业的同时,村庄迎来“颜值蝶变”。
水,是潭美田的灵魂;荷,是潭美田的名片;党建,则是让灵魂跃动、让名片闪亮的红色引擎。正如唐敏所言:“支部有力量,荷塘有希望;党员走在前,振兴就不难。”(尹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