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文化塑城高地起,万千气象入画来

古州腹地,文脉深植;千年商埠,气韵生动。
行走在玉州城乡,目之所及尽是动人景致:百年骑楼街“玉林十字街”上,商铺云集,老字号与新业态相映成趣,古今风情在此温柔相拥;文创店里,老故事与新创意在这里碰撞出奇妙火花;非遗工坊中,老师傅的指尖灵动翻飞,一针一线、一剜一刻间,沉睡的传统技艺苏醒重生……作为玉林市主城区,玉州区自2023年起紧跟全市“文化塑城”战略部署,以千年文脉为根、以创新实践为笔,在这片浸润着岭南文化灵气的土地上,奏响“以文铸魂、以文润城、以文乐民、以文致远”的铿锵乐章。
2025玉林“佼佼街”迎春花事在连心岛举办,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充满活力、年味浓郁的文化盛宴。
聚焦文脉传承与创新,打造兼容并蓄、繁荣兴盛的文化塑城高地,从“文化深耕”到“高地筑就”,玉州这样书写答卷——
铸魂润心,夯实城市精神根基
文化塑城,要在铸魂。玉州区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城市注入精神动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凝聚力。
2024年自治区理论宣讲工作业务培训班到玉林“十字街”开展现场教学
为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玉州区擦亮“玉见·春风”品牌,落实“四个一”机制,构建全方位传播体系。在队伍建设上,实施春风使者培育计划,拓展理论宣讲工作室,培育出一批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生力军。阵地建设中,创新“理论+文艺”形式,创作《文明消费润万家》等鼓儿书节目,融入“玉见·新风”文明实践,走进连心岛、十字街等地宣讲,让群众在愉悦中悟透理论。其中,《文化自信三字诀》获评2024年度广西优秀理论宣讲报告,为玉林市唯一获奖作品,彰显工作成效。资源库建设方面,精心打磨宣讲精品,构建集人才、资料、视频、教案、案例于一体的本地资源总库,实现共享,为高效宣讲提供支撑。同时统筹线上线下资源,打造“头雁+榜样+基层”立体化宣讲矩阵,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城市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深挖底蕴,厚植文化发展沃土
文化塑城,根基在文脉。聚力打造文化塑城2.0版本,玉州区立足本地实际,深入挖掘千年历史沉淀的文化宝藏,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通过系统梳理文化资源,精准施策活化利用,让沉睡的文化遗产苏醒过来,让岭南文化、香料文化等在这片土地上交融绽放新光彩。
汲取城市文化、精心设计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挖掘历史,传承文化根脉。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鲜活载体,玉州区深谙此道,实施粤东会馆、大成殿等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工程,创新推进“十字街”、州珮等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提升,构建“骑楼画廊+非遗展演+沉浸式体验”多维空间,匠心打造“玉州好戏”文化IP矩阵。同时,深化“非遗+”融合,推出文创产品200余款,通过引入特色文创店、美食坊等业态,既保留了街区的历史肌理,又赋予其新的商业活力,让历史街区成为市民怀旧寻味、游客探访古韵的热门去处,让人们在漫步中便能触摸到玉州厚重的历史底蕴。
非遗技艺薪火相传,重焕生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玉州区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上不遗余力。近年来,新增了多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也成功入选各级名录,让这些濒临失传的技艺有了更坚实的传承基础。为了让非遗走进年轻一代,玉州区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课堂,手把手传授技艺,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玉州区的龙狮文化声名远扬,广西龙狮运动协会为玉州区授以“广西龙狮运动之乡”称号,并设立“广西龙狮运动协会龙狮训练基地”。凭借精湛的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龙狮表演成为展现玉州非遗活力的一张闪亮名片。
创新活动,点燃城乡文化热潮
品牌活动,全城狂欢。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是激活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玉州区成功举办“佼佼街”迎春花事、端午夏至系列活动等文旅活动,累计吸引游客超千万人次,其中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640.9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98亿元,同比增长均超两位数。
十字街·金城中心商业街区、玉林南兴广场分别获评为广西十大“民俗古韵”特色街区、“夜间烟火”特色街区。系列活动的举办,让更多人感受到玉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助推玉林文旅形象惊艳亮相八桂大地、闪耀全国文旅版图,以沉浸式文化体验向市民游客递出“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城市文化新名片。
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文化惠民,深入人心。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民,玉州区始终坚持文化惠民理念,持续深化“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工程,创新实施“四季村晚”“非遗电影周”等特色活动,累计举办惠民演出63场次,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44场次。通过举办惠民演出,让专业的文艺团体走进社区、乡村,为群众送上精彩的戏剧、歌舞等节目;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常态化开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优秀影片;全民阅读活动广泛推广,通过“书香机关”“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三大创建行动,构建“15分钟阅读圈”文化服务体系,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这些举措切实将文化红利送到了群众身边,让文化惠民深入人心。
融媒矩阵,玉州美名传遍四海
玉州文化塑城的丰硕成果,正借助全域融合的传播网络,穿透圈层,走向全国。聚焦“文化塑城2.0版本”打造、“文旅融合”深化、“文脉传承创新”的实干路径,玉州的精彩故事广为流传,群众文化自信有效激发,城市影响力大幅提升。
鹏垌村夜景
特色活动与地域标识在网络空间热度攀升。“十字街城事文化艺术节”的热闹、鹏垌村农文旅的鲜活、“狮王龙王争霸赛”的激昂、非遗羽毛画、茶泡的雅致……这些诞生于文化塑城工程的鲜活符号,已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和流量焦点,不断更新着外界对玉州的印象。
立体传播工程塑造城市新气质。深度参与《文化玉林讲坛》非遗专题的摄制工作,启动《画说·茂岑》《画说·铁力木》典籍编纂工程,以专业视角和艺术笔触,系统梳理和呈现玉州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新貌。持续推进的“玉见·清风”新闻品牌建设,更是通过多维度、多平台、有质感的内容生产,让玉州的声音传得更响、更透、更动人心弦,有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辨识度、吸引力和辐射力,为玉州深耕文化沃土、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舆论根基。
文明建设,涵养城市气质焕新
文明创建,榜样引领。玉州区文明沃土硕果累累:仁东镇石地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玉城街道东岳社区、参皇养殖集团荣膺“全国文明单位”……榜样力量带动全区向上向善,文明种子遍植城乡,崇德尚礼新风浸润每个角落。
文明培育,全面覆盖。玉州区以丰富活动为未成年人“培根铸魂”,清明祭扫、红色观影等活动吸引逾10万人次师生参与,“新时代好少年”等榜样故事引领孩子向阳生长。乡村里,移风易俗号角嘹亮,示范村带头破旧立新,陈规陋习渐被摒弃,文明乡风滋养田间地头,乡村焕发新颜。
玉州区举办端午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文明实践,服务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如繁星点点,遍布玉州城乡。在“玉见·新风”品牌引领下,理论春风使者、文明新风榜样、网络清风达人三支队伍活跃在街头巷尾,“潮起三月三”“文明焕新 实践惠民”等60余场活动,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6000余人次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文明温度。春节义写春联、元宵民俗体验、清明祭英烈……每逢重要节点,特色活动总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移风易俗宣讲、文明交通倡导等专项行动,让文明实践既接地气又有活力。实实在在的服务凝聚民心,让文明实践真正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工程。
回顾过往,玉州区文化塑城工程硕果累累,历史文脉得以传承,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城市文明不断提升,文化已成为玉州区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鲜明标识。展望未来,玉州区将继续深化文化塑城战略,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文化发展模式,让文化在城市发展中持续领航,书写出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覃梅)
来源:玉州区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