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市县

德保县荣华乡48个陆基圆池养出“致富鱼”

预计年收入200万元,带动10个村村集体经济增收

2025年08月07日12:10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荣华乡路基养鱼基地。黎玉聪摄

荣华乡路基养鱼基地。黎玉聪摄

在桂西青山绿水间,德保县荣华乡党委、政府以党建为“引擎”,精准发力陆基养鱼特色产业,趟出了一条“组织强、产业兴、集体富、农民乐”的振兴新路。

组织领航,筑牢产业根基

荣华乡立足资源禀赋,前瞻性地将陆基养鱼确立为战略性主导产业。面对土地协调、资金整合等难题,成立专班,成功争取整合乡村振兴衔接、民族发展等资金550万元,为项目注入源头活水。创新采用“村村合股”模式,打破地域藩篱,推动荣华乡6个村与都安乡4个村集体出资入股,聚沙成塔奠定规模化基础。

构建“党建+公司+能人+院所”四驱联动模式。成立乡级平台公司——德保县保华投资有限公司市场化运营;选聘职业经理人负责管理,实施20%利润分红机制;积极对接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为高密度养殖保驾护航,鲈鱼存活率高达90%以上。

先锋下沉,激活内生动力

荣华乡将组织优势嵌入产业链条,创新设立党员责任区,推行“党员包保+全程服务”机制。针对水产养殖技术要求高、风险隐患多的特点,荣华乡组建党员技术专班,通过开展技术交流培训会、排查隐患、解决基地清洁问题等方式提供精准服务。

基地负责人曹建对此深有感触:“党员手把手教我们科学养殖技术,现在鲈鱼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预计年收入可达200万元。”目前,基地内16.5万尾鲈鱼在圆形养殖池里健康成长。

链式跃升,拓展综合效益

该乡以“全产业链”思维破局,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项目自2022年11月投产,已建成陆基圆池48个,投放鲈鱼16.5万尾、叉尾鱼5万尾,2024年销售收入达79.5万元,实现了从零到年销23万斤的飞跃。今年预计全面达产后年收入可达200万元。依托广西水科院的技术支撑,严格执行绿色健康养殖标准,如今,“荣华鱼”品质已赢得市场口碑。

养护员投喂饲料。莫超驿摄

养护员投喂饲料。莫超驿摄

利益共享,绘就乡村共富

陆基养鱼项目核心在于构建紧密多元的联农带农机制。荣华乡创新实施“7:2:1”利润分配模式,即扣除鱼苗、饲料、人工、电费等养殖成本后,所得项目利润的70%归参与投资入股的10个村,20%归运营公司负责人,10%由运营公司根据养鱼过程中贡献率大小对相关技术员、工人等再分配,及用于公司日常开支。

基地运营直接创造就业岗位,优先吸纳周边脱贫户。上茂村脱贫户农黄文范在基地担任养护员,月收入3000元。“以前种地辛苦一年挣不了几千,如今收入稳稳当当,还能顾家,日子真有奔头。”黄文范高兴地说。

荣华乡陆基养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深刻印证了“党建做实是生产力、做强是竞争力、做细是凝聚力”。通过党委政府定向领航、支部聚力攻坚、党员下沉服务、机制创新赋能、链条延伸增值,荣华乡成功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在青山绿水间谱写出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莫超驿)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