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圩镇“急先锋”党员突击队:红色堤坝上的应急尖兵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立足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实际,以党建为引领组建“急先锋”党员突击队,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应急处突工作深度融合,通过“练战结合”筑牢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让“急先锋”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作为地质环境复杂的山区乡镇,阳圩镇3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遍布18个村和1个社区,滑坡、崩塌等风险时刻考验着基层治理能力。“急先锋”党员突击队的组建,正是镇党委针对这一现实挑战给出的“党建答案”——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力量,以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为核心目标,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转化为实打实的应急行动力。
未雨绸缪时,“急先锋”党员突击队在演练场磨剑。镇党委牵头组织突击队队员,在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从预警信号发出到队伍集结,从群众疏散到秩序维护,每一个环节都对标真实险情,让队员们在模拟实战中熟悉流程、锤炼技能。“练就是为了战,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参与演练的突击队员说,正是一次次较真碰硬的演练,为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下了坚实基础。
险情突现时,“急先锋”党员突击队在风雨中冲锋。一次突发地质灾害预警中,镇党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突击队员闻令而动,冒雨连夜奔赴隐患点。漆黑的山路、瓢泼的大雨挡不住前进的脚步,他们蹚积水、越泥泞,历经一个多小时跋涉抵达现场后,立刻分工协作:有的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有的搀扶老人孩子转移,有的搬运应急物资……短短3个多小时,将54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至安置点,在风雨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防线”。
安置保障中,“急先锋”党员突击队在细节处暖心。临时安置点里,突击队员早已备好被褥、食品,医护人员携带急救设备随时待命,24小时轮班值守的队员们实时监测险情。“多亏这些‘急先锋’党员突击队的同志,我们才有了安稳的‘避风港’。”一位转移群众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从物资保障到医疗服务,从情绪安抚到安全巡查,突击队员用细致入微的行动,让群众在危难中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长效治理中,“急先锋”党员突击队在机制上扎根。镇党委将“急先锋”党员突击队建设与日常治理结合,通过“党员联户”打通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米”,依托195个网格实现汛情排查全覆盖。累计开展的10余次防汛演练、120余人次应急培训,让突击队的战斗力不断提升。如今,“急先锋”党员突击队不仅是应急救灾时的冲锋队,更成为常态化守护群众安全的“常备军”。
阳圩镇“急先锋”党员突击队,用一次次实战检验初心,用一个个行动诠释担当。镇党委将继续建强这支队伍,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完善应急体系,让“急先锋”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始终在守护群众安全的一线高高飘扬。(李怡 杨晓凤 王秋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