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举措挖潜力 兴业态促融合
——乐业县文旅高质量发展纪实

夏日的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云海在绝壁间流转,1466CAMPING悬崖帐篷露营地的游客正举着相机捕捉光影变幻;火卖村风子荡速降基地,尖叫声与欢呼声回荡在峡谷间;百色市图书馆内,“探幽乐业”美术作品展前,观众为天坑水墨长卷驻足凝视……这一幅幅生动画面,勾勒出乐业县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图景。
2025年一季度,乐业县接待游客137.21万人次,同比增长18.54%;旅游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19.37%。预计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336.17万人次,旅游收入约34亿元,同比增长约10%。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乐业县坚决树牢“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在赛事赋能、业态升级、文化浸润、开放合作中铺就的文旅高质量发展之路。
游客在体验天坑速降。乐业融媒体中心供图
赛事搭台:激活山水运动基因
“脚下是天坑,头顶是蓝天白云,这种速降体验太奇妙了。”来自广东的游客李先生在白洞天坑速降基地体验后兴奋不已。今年五一假期,该基地凭借独特玩法,吸引了众多像李先生这样寻求刺激的游客。户外运动已成为乐业文旅新招牌。
2025年伊始,乐业县接连举办“邀约美丽山水间・徒步广西”(乐业站)跨年徒步活动、“中国体育彩票杯”全民健身操大赛等赛事,持续擦亮“体育+旅游”品牌。其中,“跟着赛事来旅行”系列活动独具特色,每月一场的徒步活动串联大石围天坑、罗妹莲花洞等景观,参与者既能挑战体能极限,又能沉浸式感受喀斯特地貌的壮美。火卖户外探险康养基地的风子荡速降项目更是圈粉无数,这条获评“2025年广西春节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的体验项目,成了户外爱好者的必打卡地。
“我们正规划飞虎洞攀岩、悬崖咖啡屋等新业态,9月底前即可运营。”乐业县文旅局局长唐峻东介绍,火卖已建成研学基地、农家乐、观景台等设施,下一步将打造全季节户外运动目的地,让“玩在乐业”有更多选择。
业态升级:项目撑起发展骨架
在大石围天坑群上空,直升机游览项目的前期筹备正紧锣密鼓推进。“我们已与四川美联华邦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席勒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洽谈合作,计划引进直升机开展空中观光,让游客换个角度看天坑。”项目负责人黄元斌指着规划图说。与此同时,仙霞山旅游度假区的工地上,挖掘机正开挖路基,E线800米、F线729米的毛路已初具雏形,未来这里将成为集康养、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度假区。
业态创新不止于“上天入地”。在非遗传承领域,乐业餐饮企业在“广西美味・百县千菜”大赛中斩获佳绩:大柴门餐馆的《仙人桥上珍味集》获菜肴类金奖,《五色糯米饭》获小吃类银奖,《鸿运当头》获菜肴类铜奖,这些带着壮乡风味的美食,成为游客“舌尖上的记忆”。
文物保护也为文旅注入深厚底蕴。黄文秀驻村办公旧址不仅跻身第八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其“文秀品质领航,旧址赋能文旅融合”案例更获评2024年度广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如今,这片承载初心的土地,既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基地,更化作连接振兴梦想的精神地标——以旧址为核心串联起的百坭村研学环线,将红色教育、乡村旅游与产业带富深度融合,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与农家乐、民宿相映成趣,让“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成为“红色研学+绿色发展”的典范。
文化赋能:笔墨光影绘就新名片
7月的百色市图书馆,“探幽乐业”美术展吸引着络绎不绝的观众。70余幅岩溶地貌写生作品中,大石围的深邃、布柳河的灵动、火卖村的古朴跃然纸上。“用画笔捕捉乐业山水的神韵,让更多人通过艺术爱上这里。”百色学院副教授黄景涛的话,道出了展览的初心。
以文化为媒的远不止美术。7月初,广西第四届诗人采风活动走进乐业,50余位诗人在天坑群下吟诗作赋,在百坭村缅怀黄文秀。“北归何惧万山遥,百坭村头胆气昭”,贵港市诗词学会会长刘秀光的诗句,道出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这些文化活动与自然景观碰撞出奇妙火花,让乐业这一“避暑天堂”的名号愈发响亮。
乐业县委主要领导带队到深圳市盐田区考察文旅产业。张继波摄
开放协作:借势拓宽发展版图
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乐业县主动出击,积极拓宽文旅版图。2025年,先是参与天峨县“蓝刀鱼风暴・跃动三月三”等系列活动,借助跨省域平台展示特色文旅资源;又奔赴越南高平省,参加胡志明诞辰文化旅游节,融入国际文旅交流圈;同时,还借“5·19”中国旅游日等契机,开展多场推介活动,让更多人知晓乐业文旅魅力。
6月下旬7月初,乐业县委主要领导带队奔赴深圳市盐田区,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资源。座谈中,坦诚道出“世界级旅游资源与知名度不相匹配”的现状,提出在小梅沙等核心商圈设电子屏,动态展示大石围天坑雄奇、布柳河秀美及多条特色旅游线路,精准吸引大湾区游客。
这一提议得到盐田区的积极回应。盐田区表示,将发挥自身优势,在人才培训、产业规划、市场推广等方面助力乐业,提升文旅产业专业化水平。此次对接,是乐业县以开放姿态借势发展文旅的生动实践。
大石围天坑。何善权摄
政策护航:民宿串联乡村振兴
“新建民宿每间最高补6万元,获评甲级民宿奖30万元。” 这份来自《乐业县2025年乡村旅游精品民宿(露营基地)以奖代补项目实施方案》的政策大礼包,正激发着市场活力。政策不仅覆盖新建民宿,更鼓励盘活古民居、旧校舍等闲置资源,通过“租赁+改造”模式发展乡村民宿,同时对露营基地给予每顶帐篷最高4万元补助。
在政策激励下,万峰丛高端民宿项目已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一批民宿正加速涌现。此前,乐业县考察湖南桂东县,当地“生态筑基、民宿串联、文旅赋能”的发展模式带来深刻启发,让乐业明确了发展路径——通过党建引领规范土地流转,在培育高端民宿的同时,支持农房改造为质朴居所,同步串联红色研学、农特体验等业态,让民宿成为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载体。
招商引资也为民宿产业注入动力。今年以来,已有8家企业到乐业考察,10家外地企业进入洽谈名单,“高端引领、中端跟进、低端补充”的民宿矩阵正在形成,推动“村村是景区、户户是民宿”的愿景照进现实。
从徒步赛道到直升机航线,从非遗美食到诗词创作,从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到政策培育民宿集群,乐业县正以文旅融合为笔,在喀斯特的群峰间描绘着乡村振兴的新图景。(姚再禧 韦光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