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市县

初心如磐守一线 实干担当促振兴

——走进身边的“党员先锋岗”(一)

2025年07月08日18:40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方热土,一分耕耘;在梧州市藤县同心镇,有这样一群共产党员,以“党旗红”扎根泥土,以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托举民生,在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中疏通梗阻,在产业振兴的“田间地头”播撒希望。第一期,让我们走近四位奋斗在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一线的党员先锋,看他们如何以初心为笔、担当为墨,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黄家辉:基层治理的“螺丝钉”,矛盾化解的“定盘星”

202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藤县同心镇平安法治办公室主任。自踏上岗位,他便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基层治理征程中,如同一颗坚韧的螺丝钉,牢牢钉在岗位上,彰显着无畏的担当。坚持每周深入一线开展排查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隐患,以敏锐的洞察力将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协助探索同心镇“九连环”信访矛盾化解机制,并通过推进分类包案责任制,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跟进、负责到底。2024年,排查并上交镇级调处纠纷163起,凭借着“事要解决”的坚定韧劲,成功调解158起,解决率高达96%,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成为群众心中稳如泰山的“定盘星”,守护着一方基层的和谐与安宁。

蔡柱枝:乡亲身边的“和事佬”,村落民风的“守护者”

200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藤县同心镇力冲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他以“腿勤、嘴勤、心细”的朴实作风投身基层治理,在矛盾纠纷调解中练就“村情活地图、民意听诊器”的过硬本领。面对村里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矛盾,他坚持“一碗水端平”的公心,凭借实打实的入户走访积累,对全村10个小组的宗族关系、历史积怨了如指掌,能快速找准矛盾症结。在处理邻里纠纷、山林土地纠纷等棘手问题时,他善于用方言俗语讲法理,用农家账本算情理,2024年全年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0%,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质朴情怀,守住了“小事不出村”的底线,更维系了村落淳朴的乡风民风。

程海清:养殖场的“致富带头人”,家门口的“就业红娘”

201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藤县同心镇享旺生猪养殖场业主。自投身生猪养殖产业以来,他扎根乡土,秉持“实干兴业”的朴实作风,积极探索产业富民新路径。依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后吸纳12名脱贫户就业,采用“岗位+技能”帮扶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人均年增收超1.1万元。同时,坚守“技术共享、产业共兴”理念,主动将养殖场开放为实践基地,累计开展8场次养殖技术交流活动,毫无保留地手把手向周边养殖户传授防疫、饲喂等实用技术,带动30余户养殖户提升养殖水平。其“实干惠民、产业富民”的实践得到群众认可,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先锋榜样,2019年荣获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龚宏飞:退伍不褪色的“米粉老匠”,乡村振兴的“实干家”

200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藤县宏飞益旺米粉有限公司业主、同心米粉协会党支部书记及副会长。自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以来,他始终以军人本色践行党员初心,2016年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返乡创业,依托当地传统特色农产品同心米粉,创办总投资15万余元的米粉加工店。他坚持“传帮带”的产业振兴理念,通过技术指导、原料共享等方式,带动本村多户致富能人成立米粉加工店,推动同心米粉产业形成集群效应。2022年他投资300万元推进企业标准化升级,在保留传统配方与半手工生产工序的基础上,实现日产800~1000斤大米的机械化改造,年产值突破80万元,所产米粉以“零添加、耐煮爽滑”的品质赢得市场口碑。他始终将产业红利惠及乡邻,自2023年以来,村里的5名脱贫户成员以及25名富余劳动力,均在其公司务工。人均增收1万多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军人建功乡村振兴、共产党员带头共同致富”的责任担当,先后获评“梧州市级乡村工匠”“南宁市十大优质米粉加工商家冠军”和“AAA级信用企业”等表彰。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从田间地头到企业车间,从矛盾调解到产业振兴,四位党员同志以行动践行初心,用实干诠释担当。他们如同一面面旗帜,飘扬在基层一线,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征程。新时代新使命,同心镇的党员们将继续以信仰为笔、以汗水为墨,在这片热土上绘就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壮美画卷!(全晓英)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