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又一“黄金拦截战”,警银联动止损近百万元

2025年07月02日16:19 |
小字号

近日,一名七旬老人带着毕生积蓄前往银行购买一千克黄金时,被警觉的银行工作人员识破骗局。桂林市公安局秀峰分局反诈中心、白龙派出所与中国建设银行桂林分行营业部联动处置,最终揭穿一起“冒充公检法”的典型电信诈骗,成功挽损近百万元。

当天10时许,中国建设银行桂林分行营业部柜员注意到一位神色异常的老人廖先生要求提取大额现金购买黄金。面对工作人员询问用途时,廖先生反复强调“国家需要”,这一反常举动立即触发了银行反诈预警机制。“老人说不清具体用途,还拒绝家属陪同,我们判断极可能是诈骗。”值班经理回忆。

秀峰分局反诈中心接报后,联动白龙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到现场。民警与廖先生耐心沟通后,了解到廖先生前一日接到一自称“国家专班”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名下电话卡涉及重大诈骗案,已被“挂牌督办”。为增加可信度,对方不仅通过QQ发送伪造的“通缉令”,还开启视频通话展示“办案场景”,将个人资金全部转换为黄金接受审核,以自证清白。

“骗子身穿‘警服’,老年人很难分辨真伪。”民警指出,此类骗局利用老年人对法律程序的陌生,通过心理操控使其陷入恐慌。廖某在对方长达数小时的“洗脑”下,甚至不敢告知家人,独自筹款准备交易。

民警采取“情感共鸣+案例拆解”的双重策略:一方面联系老人子女到场安抚情绪,另一方面用近期侦破的同类案件拆穿诈骗话术。“我们将廖先生请到派出所里进行法治宣传,针对骗子伪造的视频一一进行拆解,廖先生后来回忆起和诈骗分子的通话视频,发现诈骗分子所谓的办案视频里面连警号都是模糊的。”在民警有理有据地耐心规劝下,廖某终于意识到QQ那头是“李鬼”。

“犯罪分子利用黄金易变现、难追踪的特点,要求受害者购买后通过快递交付。”秀峰分局反诈中心民警特别提醒,近期黄金等贵金属已成为诈骗新媒介。

来源:桂林市公安局秀峰分局

(责编:陈燕、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