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绘就首府生态新画卷

2025年07月02日08:45 |
小字号

近日,根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工作部署,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南宁中心”)对辖区内饮用水源开展了全方位专项调查监测行动,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把脉问诊”,进一步筑牢首府饮用水安全防线。

本次专项行动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目标,对南宁市区及各县(市、区)的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全方位监测。监测项目涵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109项、列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但未列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25项、《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93项及列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未列入《地下水质量标准》的15项。

就新增监测指标项目,在深入研究相关采样规范要求的基础上,组织采样人员进行现场采样规范培训,切实保证采样工作的规范性。为确保采样工作高效开展,工作团队从采样器具准备、固定剂选用、样品保存条件、运输要求及采样路线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周密部署。监测人员发扬环保铁军精神,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市县两级共15个饮用水源地的采样任务,所有样品均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为精准“捕捉”风险,实验室分析人员优先采用国家及行业标准分析方法,依托GC-MS、LC-MS/MS、ICP-MS等高端分析设备,构建“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理化指标”多维筛查体系,实现污染物精准识别,使各种污染物“无所遁形”。分析过程严格执行质控规范,通过空白对照、平行样测定及加标回收等手段,确保数据权威可靠。以“风险早发现、问题早预警”为目标,采用“白+黑”“5+2”工作机制,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实时、精准的技术支撑,助力污染溯源与趋势预判,牢牢守住水环境安全底线。

专项行动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更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南宁中心以构建长效治理机制为核心,持续完善水质动态监测体系。一是强化技术支撑,深度融合水质自动站实时监测数据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水质趋势研判和污染风险预警能力。二是健全协同机制,与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建立“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联动体系,通过数据共享实现监测信息实时互通。三是突出预防为主,依托智能化预警模型和快速响应机制,确保水质风险隐患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闭环管理,为区域水环境安全提供常态化保障。

此次专项行动,不仅为首府南宁饮用水安全再添“防护锁”,更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态保障动力。下一步,南宁中心将持续优化监测体系,以更高标准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目标,提升科技技术水平,以全面支撑美丽中国建设为核心,以科学客观权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宗旨,塑造数智化监测技术新优势为重点,不断筑牢高质量监测数据根基,强化高效能监测管理,实现高水平业务支撑,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的支撑服务作用,以更扎实的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打赢碧水保卫战,让每一滴水都成为安全、放心的“幸福之水”。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责编:张芳、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