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组团式”帮扶点燃希望之火
忻城县高级中学焕发蓬勃生机

六月的校园,凤凰花如火焰般热烈绽放。在桂中大地的十万群山环抱之中,忻城县高级中学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蜕变。
作为忻城县的重点高中,学校曾因地处山区、条件受限,长期面临优秀师生流失、发展前景受阻、教学质量提升艰难、升学竞争处于劣势的困境。2022年以来,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启动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将希望的春风吹进忻城,一批批来自广东茂名的优秀教育人才,怀揣先进理念、丰富经验和满腔热忱,踏上这片热土,为学校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能。
精管理:建章立制促效能跃升
2024年8月,以校长杜兆年为核心的第二批教育“组团式”帮扶团队接过接力棒。履新伊始,杜兆年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身心投入工作。他深入校园各个角落,广泛与师生交流,全面把脉校情。针对发现的短板,迅速优化领导班子,由帮扶团队成员周健老师兼任办公室主任,并着手完善学校治理体系。一年间,学校办公室精心修订完成《忻城县高级中学规章制度汇编》,涵盖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学生教育等139则规定,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坚实保障。建立并严格落实每周行政例会制度,促进部门高效协同;推行班主任周例会制度,搭建经验交流平台,助力年轻班主任快速成长,显著提升了班级管理水平,为学生营造了更优的学习生活环境。
图为学校帮扶团队讨论学校发展方案
强师资:双轮驱动育教学新军
面对广西“三新”改革背景下部分教师仍固守传统“满堂灌”模式的问题,杜兆年精准施策,任命帮扶团队成员何明鉴老师担任科研处副主任、吴博恂老师担任数学学科组长,采取“外部输血”与“自身造血”双轮驱动推进教学改革。一方面,积极“引进来、走出去”。深化与广东茂名高州中学、信宜中学、化州一中的教育联盟合作;组织骨干教师赴佛山、茂名及区内先进县市交流学习,拓宽视野;邀请华南师范大学陈友芳教授、山西省课改名校忻州一中吕羡平教授等名家来校讲学,传递前沿理念与方法,为改革注入源头活水。另一方面,着力激发内生动力。精心打造“青蓝工程”公开展示课平台,通过党员示范课、帮扶团队优质课、新教师展示课等形式,促进教学创新与方法碰撞,让年轻教师发出“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的由衷感叹。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有效带动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效显著:2024年,学校新增正高级教师2名、副高级教师9名;在当年忻城县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35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8人),代表县参加市级比赛均获佳绩。
教师教学水平的跃升,有效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一年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蓬勃开展:运动会上奋力拼搏的身影、元旦晚会中精彩纷呈的才艺展示、歌唱朗诵比赛里饱含激情的演绎,无不展现着青春的活力与风采。课后,各类社团活动如火如荼,运动场、活动区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整个校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组团式”帮扶教师吴博恂在进行公开课展示
聚资源:粤桂合力筑发展根基
办学硬件的改善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帮扶团队积极争取粤桂帮扶工作组及东部慈善资金支持,成功引入资金230万元,精准投入关键领域。曾经失修的足球场塑胶跑道于2024年底焕然一新,为师生的体育活动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环境;宿舍教学楼防护网的加装,为师生安全筑牢屏障;教学一体机的配备,有力助推了智慧校园建设;奖教奖学基金的设立,有效激励了师生奋发进取。这些硬件条件的显著提升,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跃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辛勤耕耘终获硕果。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高考中,忻城县高级中学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全市同类学校中表现突出,使学校成为忻城教育一张闪亮的名片。
辉煌的背后,是以杜兆年校长为核心的教育“组团式”帮扶团队一年来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倾注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从管理效能的提质、师资队伍的专业成长、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到硬件设施的显著改善、校园文化的欣欣向荣,学校各项事业均实现了跨越式进步。如今的忻城县高级中学,正昂首阔步迈向更高的目标,其焕发的耀眼光芒,不仅照亮了山区学子的求知之路,更为他们铺就了通往广阔未来的希望之桥,成为粤桂教育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周健)
来源:忻城县粤桂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