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县新育村:小坚果结出乡村振兴“致富果”

近日,走进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新育村,漫山遍野的坚果树郁郁葱葱,4500多亩果园里,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坚果特有的清香。今年,新育村迎来坚果产业发展以来的最大丰收季,预计总产量突破200吨,昔日传统农业村正凭借小小坚果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
曾经,新育村村民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植玉米、水稻、八角,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如何破局?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下,在后盾单位崇左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当地政府联合农业专家团队,对土壤、气候条件进行科学评估,发现这里的红壤土、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宜坚果生长。2015年,新育村开始组织村屯骨干、党员、致富带头人种植360亩坚果,带领村民迈出产业转型第一步。
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头。
为筑牢坚果产业发展根基,下雷镇与新育村构建起“学习—实践—增效”的全链条推进机制。在技术提升上,采用“走出去+请进来+传下去”模式:一方面组织农户参加专业培训,选派群众代表赴市内优质坚果种植基地实地观摩学习先进经验;返村后,代表们结合本村实际开展“本土课堂”,实现经验共享。另一方面,定期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针对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教学,确保技术指导精准到位。
在产销对接环节,镇村两级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县内外坚果加工企业,搭建稳定销售渠道。同时,依托“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规划采摘时间,通过集中采摘、批量销售的规模化运作,提升市场议价能力,切实增加种植收益。通过技术赋能与产销协同发力,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坚果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为产业持续壮大注入强劲动能。
村民赵宝强种植约35亩,他看着自家果园里挂满果实的坚果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种玉米、水稻,收入不高,现在种坚果,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今年我家的坚果产量预计能达到13吨,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收入能有好几万元。”
一串串坚果不挂满枝头。
漫山遍野的坚果树郁郁葱葱。
下一步,下雷镇新育村将继续扩大坚果种植规模,同时积极探索“坚果种植+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集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让坚果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从传统粮田到致富果园,新育村的蜕变正是大新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生动缩影。如今,一串串饱满的坚果不仅挂在枝头,更挂起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亮眼的“幸福果”。(农剑堃 李穗君)
来源:大新县下雷镇人民政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