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社科集市 普及焕新“出圈”

人民网南宁5月16日电 自2025年广西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启动以来,全区各地有关单位紧扣“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西实践”主题,将人文与科技深度融合,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开展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社科集市活动,持续推动社科知识走进大众日常,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带来了别具一格的社科普及新体验。
5月12日,由自治区社科联举办的广西社科界人工智能赋能社科工作集市活动在广西展览馆火热进行。自治区社科普及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区直有关部门、高校、社会组织、有关企业等30多家单位面向公众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展示社科工作+人工智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最新成果。
自治区社科联展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图书。人民网记者 陈燕摄
当天,自治区社科联展出AI螺蛳眼社会科学应用平台,《一看就懂用AI》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图书;自治区司法厅、广西民族大学、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广西酒店管理学会等单位分别展出智能立法平台、壮瑶语库、AI语音机器人、酒店服务管理·智能AI语音助手等;广西艺术学院、广西航空运动管理中心、广西人工智能协会等单位带来的民族乐器演奏、无人机与人共舞民族舞蹈《广西尼的呀》、机器人跳舞等节目精彩不断;在拓印艺术、壮锦文创、坭兴陶、六堡茶、中医康养等非遗展区也吸引众多观众,尽显社科魅力。
群众与机器人对话。人民网记者 陈燕摄
在全区市县,各地有关单位也结合当地实际积极行动起来,举办了各具特色的社科集市活动。
在桂林市社科集市活动现场,智能机器狗跳起萌趣舞蹈,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古琴师轻抚七弦,图书展示区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阅读者,市民群众纷纷驻足观看、拍摄记录,尽享人文与科技交融的独特空间和古韵今辉的交融盛宴。
在河池市社科集市活动现场,摘果机器人表演成为焦点,现场绘就“刘三姐对歌”等10幅AI绘画作品赢得阵阵掌声,通过“人工智能+艺术+互动”的创新模式,让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可看、可触、可体验的具象化场景,吸引千余名市民沉浸式参与。
在百色市社科集市活动现场,AI机器人民族服装表演、非遗麽乜技艺制作展示、社科成果展览悉数登场,36家单位现场进行社科知识宣传、咨询服务、健康义诊等活动,吸引广大市民近5000人次参加,发放宣传资料近10000份。
在南宁市武鸣区社科集市活动现场,智能机器狗完成跳跃旋转等高难度动作,“百枚邮票学党史”图片展串联起百年党史;在法律咨询、金融防诈、心理健康等展区,工作人员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开展知识普及,吸引近千名党员干部群众及师生代表参与其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社科智慧。(陈燕、潘雪芝)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