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科教文卫

柳州市首批集采人工耳蜗患者迎来“开机”时刻

2025年05月14日16:57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近日,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室里,2岁9个月的小月(化名)坐在妈妈怀里,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名字,惊讶地抬起头来。而61岁的王女士(化名)在人工耳蜗开机瞬间,浑身一震,脱口说道:“大声,很大声!”——这场让人期待已久的“开机仪式”,让两个沉寂的世界重新涌入了声浪。

一场期待已久的“开机仪式”

“出生时筛查出极重度耳聋,我们等了两年多,终于等到她能听见妈妈的声音。”小月母亲红着眼眶。

自2025年国家组织人工耳蜗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落地以来,柳州市人民医院陆续完成柳州市首例患儿以及成人集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一个月后,他们顺利完成首次人工耳蜗开机调试。

“对于儿童来说,3岁前是语言发育黄金期,早干预能最大限度减少残疾影响。”柳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磨宾宇介绍道。此外,对成人而言,恢复听力意味着重建社交纽带,避免因失聪导致的抑郁、认知衰退等次生问题。

“慢慢适应,我们调低音量。”听力师轻拍王女士的肩膀。随着仪器参数调整,拍手和敲桌子测试的声音、听力师在背后轻唤名字的声音、甚至起身走动的脚步声渐次清晰。

惠民政策让更多患者重返有声世界

据悉,在集采前,人工耳蜗约9至10万元的价格,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随着集采中选设备价格降至4至5万元,符合条件的14岁以下(含14岁)的参保患者,可以享受到居民医保60%的报销政策,自付部分最低仅需1万余元。“了解到国家有好政策,我们马上决定手术。”小月母亲说。

配合政策落地,柳州市人民医院同步开通“听力重建绿色通道”——组建包含手术医师、听力师、言语康复师的MDT团队,提供从术前评估到术后康复的全流程服务。

。柳州市人民医院供图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柳州市人民医院供图

“我们给每位患者建立专属档案,术后前三个月每周随访调试,并通过康复训练的微信小程序(涵盖了耳蜗术后训练及每个声音频率的纯音自测),让患者能够随时随地测试自己的耳蜗听效,并且在家里就能做一些适应耳蜗声音的针对性训练,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便利性。”磨宾宇说。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柳州市临床重点专科、柳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质量控制中心。目前配备了人工耳蜗植入围术期全套专科设备,成立了专门的人工耳蜗植入管理小组及质控小组,已累计为40余名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成功手术,最小患者仅13个月,最高龄患者76岁。

“耳蜗就像一个小小的田螺,入口宽度不到1毫米,深度约3.5毫米,在这么细微的结构里面插入含有24个电极却只有细针大小的导管,需要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磨宾宇指着手术显微镜说,,目前为止该院的病例都完整地植入了电极。作为自治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人工耳蜗手术定点医院,该院持续帮助困难患儿重返有声世界,“从第一次开机到完全适应,我们都会全程陪伴。”(梁晶晶、欧人华)

(责编:付华周、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