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已成功签约入驻项目40个

人民网南宁4月28日电 (付华周)4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广西“人工智能+”行动场景创新有关情况。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历史机遇,高效衔接国际国内资源和市场,将东盟国家作为广西发展人工智能的重点方向,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为重要载体,合力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为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广西力量。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付华周摄
一是体制机制加快创新健全。自治区成立广西人工智能发展工作专班,建立健全并落实工作机制,汇聚全区资源和力量,统筹推进全区人工智能发展。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广西“人工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支撑“人工智能+”行动和“人工智能+”产业招商行动方案等文件,下步即将出台优化人工智能产业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人才引领支撑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将为广西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四梁八柱”的政策体系。
二是产业生态加快构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已启动建设,成功签约第一批入驻项目40个。已设立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加强与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对接,分赴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召开人工智能发展推介会、招商会、专题培训会,积极构建“北上广深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跨境产业生态。积极推进产学研融合平台建设,在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加强与鹏城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同推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
三是场景应用持续拓展。广西积极开拓面向东盟的应用场景,小语种语料库建设正式启动,中国—东盟法律大模型2.0版本建成投入使用,正积极打造中国—东盟微短剧内容平台、中国—东盟地质灾害早期预警系统、澜沧江—湄公河地区油茶有害生物智能识别等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当前,正开展人工智能开放场景征集工作,已收集涉及交通、能源、文旅、教育、医疗等领域上百个场景,3月份举办了第一期广西“人工智能+”行动场景创新项目路演暨政银企对接会,强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有效衔接,持续营造全区上下“知场景、绘场景、建场景、用场景”的浓厚氛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