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逐浪丝路电商新蓝海,广西政校企携手擘画数字贸易蓝图

何宁
2025年04月27日17:02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职业教育如何链接跨境电商?面向东盟各国,广西以“丝路电商”为纽带,搭建起了国际产教融合的载体,探索出职教出海的广西“国商经验”。

当前,随着外贸“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丝路电商”已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亮点、新引擎。近年来,广西商务厅大力发展面向东盟的丝路电商合作,探索和发展政校企电商合作新模式,指导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丝路电商”为牵引,依托“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在职业教育和跨境电商领域主动谋划、积极探索,致力于打通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和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助力“丝路电商”合作走深走实,打造中国—东盟“丝路电商”区域合作样板。

政校企协同:构建跨境电商人才“共育生态”

打造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器”,激活电商合作“增长极”。

一季度,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发挥融合线上线下、贯通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国内国际优势,推动扩大内需增量,助力外贸拓内销,构建普惠共赢全球电商大市场。广西商务厅正紧抓机遇,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国家的电商合作,为“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注入新内涵。

广西正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与越南、老挝相关方面发布电商职业、课程标准,推动电商国际合作走深走实。目前,广西建设的10个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和17个现代工匠学院,累计共建专业标准42个、课程标准207个,形成了涵盖铁路、农业、电商等领域的标准体系,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有力保障。

数字浪潮之下,广西商务厅着力打造人才“蓄水池”,为区域内跨境数字贸易提质增效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定期开展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外语主播大赛、中国—东盟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寻找千位超级桂主播直播大赛、中国—东盟跨境电商主播大赛等专题活动,吸引跨境电商人才集聚。

此外,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推动跨境电商企业与广西高等院校合作成立广西跨境电商产教联盟,实行多主体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产教融合:打造跨境电商人才“蓄水池”

丝路电商赋能,人才培养先行。

为推动东盟国家电商人才培养,助力中国与东盟丝路电商发展,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桂海商学院”,与泰国北柳职业学院、泰国中部三区职业教育中心共建桂海商学院的泰国分校,共同开展“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培训师资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了“会中文、融文化、懂商务、精管理”的东盟国家电子商务人才。

“桂海商坊”越南馆揭牌仪式。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桂海商坊”越南馆揭牌仪式。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丝路电商”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新增长极。为破解企业出海面临的“本土化运营难、跨境人才缺”等痛点,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将丝路电商的规则体系、技术标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企业深度参与东盟市场提供坚实支撑。

助“企”出海方面,为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学校紧密围绕东盟贸易合作和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需求,成立中国—泰国跨境商务工匠学院,积极服务国际产能和中国“走出去”企业,依托“桂海商坊”助力中资企业与学校通力合作,开展“中文+跨境商务”等技术技能培训,培训人数达6000多人次,累计帮助了400家企业,助力丝路企业经济创收约2亿元人民币。

据悉,该校将以“桂海商坊”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强与东盟国家高校、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东盟国家留学生规模,持续开展“中文+跨境商务”技术技能培训,协助孵化创业人员。通过实现人才链、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该校将助力东盟国家特色品牌拓展中国市场,促进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国际化商务人才支撑。

产业协作:共建共享新丝路拓展 “新蓝海”

共拓丝路电商新蓝海,产业协作升级是关键。

在全球数字经济加速融合的浪潮下,随着“丝路电商”在全球数字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已成为中国—东盟深化合作、共享发展机遇的新载体。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紧抓机遇,将“丝路电商”作为产教协同的主战场,通过整合跨境资源、创新教育模式,为跨境产业协作注入“国商力量”。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现代工匠学院‘两国双院’”模式,联合企业与东盟高校,在泰国和印尼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搭建AI电商赋能平台,助力广西特色产业拓展东盟市场,同时为东盟国家企业提供市场需求分析、智能客服等解决方案,培养本地化电商人才,推动中国与东盟电商合作。

“没有人才支撑,数字出海终究是‘空中楼阁’。”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杰英认为,“现代工匠学院‘两国双院’”模式不仅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本地化人才支撑,也深化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民心相通与教育合作。

在中国—泰国跨境商务现代工匠学院和中国—印尼跨境电商产业学院的建设中,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AI+人才共育”为核心,联合三国政府、高校和龙头企业资源,构建“产需导向、校企协同、跨国共建”的人才培养机制。

刘杰英介绍,现代工匠学院“两国双院”模式是一种“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系统性创新工程。学校汇聚院校、企业、电商平台、东盟高校四方资源,构建了集智能选品、精准营销、智能客服、数据分析、智慧物流于一体的AI电商赋能平台,为中医药、香料、水果等特色产业“量身打造”本土化解决方案。

聚焦“丝路电商”发展新机遇,未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和产业协作,以“现代工匠学院”平台为抓手,以AI+数字化为引擎,共建共享可复制、可推广的“丝路电商”产教融合经验,为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广西智慧、国商力量。

“丝路电商”云上大讲堂东盟专场活动中,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作案例分享。主办方供图

“丝路电商”云上大讲堂东盟专场活动中,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作案例分享。主办方供图

近日,由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主办,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承办的“丝路电商”云上大讲堂东盟专场活动在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特别设置了中国主流电商平台特点和趋势、跨境电商运营、案例分享等课程,分享中国电商经验,助力东盟国家企业和学生提升电商能力,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

此次“丝路电商”云上大讲堂东盟专场活动作为数字时代合作模式的创新样本,将推动跨境数字资源的云端互联互通,生动演绎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理念,为新时代中国—东盟友好合作注入新动能,开启双方创新驱动的新篇章。

(责编:韦欢、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