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州市南乡镇人大:助力“梅”好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横州市南乡镇人大积极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和代表作用,以南乡杨梅节为纽带,探索“农业产业+文化振兴+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助力该镇走出一条“节会引流、产业赋能、文化铸魂”的“梅”好乡村振兴之路。
建言献良策 促传统与潮流“梅”好交融
为丰富第五届南乡杨梅节活动内涵,横州市人大代表、南乡镇党委书记李新粮积极联系柒万里、滕明秀等艺术家进行现场书画创作,邀请女高音青年歌手王赵媛倾情演唱《好上加好》《连心歌》等歌曲。南乡镇人大代表陈志开策划开展山歌对唱、非遗大鼓、狮龙巡游、抛绣球、竹竿舞等民俗活动,让游客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
“我们充分挖掘当地民间民俗文化,如《水韵梅香 壮乡篇章》节目融合了大头菜传统制作过程、平陆运河等元素,将传统与潮流文化融合;机器狗表演则让科技成为传承的新载体,绽放出不一样的‘梅’好,吸引了约6万名游客奔赴这一场‘梅’好之约。”李新粮说。
牵线搭桥 促线上线下共创“梅”好
南乡镇人大主席团助推创建了“南乡宣传官”微信、抖音、小红书等视频号,将互联网和旅游推介、文化交流、产品展示、重大项目进展等结合起来,借契机展现南乡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吸引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南乡经济发展。
李新粮积极与南宁联通联系,推动双方沟通合作,并在第五届南乡杨梅节活动当天进行抖音现场同步直播,让南乡杨梅节插上“数字翅膀”。“南乡杨梅七分甜三分酸,果香四溢,同时大头菜、腊鱼、蜂蜜也是我们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梁海城、麦森等人大代表化身“主播”,活跃在抖音直播间,积极介绍南乡农产品,热情与粉丝互动。同时,梁海城以“代表履职线上化、助农增收数字化”的方式,积极探索“互联网+”履职新路径,主动参与到助农增收的视频拍摄中,为竹莲村的50多亩杨梅树代言,为梅农架起产销“直通车”,解决杨梅滞销问题。
此外,南乡镇人大主席团带领代表们化身为“服务员”,积极引导农业经济能人中的人大代表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加强杨梅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扩大种植规模达800亩,建成大型杨梅种植园3处。针对杨梅果期短、难保存,产业链薄弱的问题,积极邀请金花茶厂、周顺来茶厂、香茹怡茉茶业、横州大曲酒业等知名企业单位参展,为企业和梅农之间和其他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为发展杨梅果干、杨梅果酱、杨梅果蜜饯、杨梅果酒等精深加工拓展产业增效新空间。引导近千名游客们手提采摘篮,走进杨梅园体验采摘活动,享受“枝头红透、指尖留香”的“酸甜”乐趣,促进“产销互动”。(蒙玉春)
来源:横州市南乡镇人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