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双轨育人 三维赋能

北海市海城区高德小学以足球为支点撬动体教融合新范式

2025年04月24日11:10 |
小字号

在绿茵场上,一群身着球服的小学生正进行着激烈的足球对抗赛。令人注目的是,场边裁判在记录技术得分的同时,还观察着球员们的团队合作与文明礼仪。这是北海市海城区高德小学“三维”足球课程评价的创新实践场景,也是该校探索体教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破立之间:重构足球育人新坐标

面对传统体育教育“重技能轻品德”的痼疾,北海市海城区高德小学以“健体·崇德·立人”为核心理念,构建起“健体+崇德”双轨并行的育人坐标系。该校校长介绍:“我们突破性地将体育品德纳入评价维度,让每个传球都承载育人价值,每次对抗都成为品德课堂。”

该校创新实施的“三课五步”教学模式,将足球课程细化为启梦、筑梦、圆梦三级进阶式。低年级通过游戏化教学激发兴趣,中年级强化战术素养培养,高年级则侧重竞技精神塑造。课程实施中独创的“兴趣激发、知识解析、实践强化、身心调节、反思闭环”五步教学法,使足球教学从单一技能训练升华为综合育人载体。

“过去孩子踢球总被批评‘玩物丧志’,现在家长看到孩子既增强了体质,又学会了尊重对手、团队协作,态度完全转变了。”体育教研组长许承富感慨道。

三维评价:撬动核心素养新支点

北海市海城区高德小学将体育品德纳入评价体系,构建的“学习态度、运动技能、体育品德”三维评价模型颇具开创性。通过评价手册对技术指标形成量化对照,构建起立体的素养评估网络。

这种革新在实践中催生了诸多暖心场景:学生在主动加练后帮助队友收拾器材;校队队长在海城区联赛中主动扶起摔倒对手……“我们不仅要培养会踢球的学生,更要培育有体育精神的时代新人。”分管德育副校长徐志辉如是说。

课程实施的“学练赛评”一体化设计同样体现创新思维。结合教师观察、学生互评、家长反馈构建的多元评价矩阵,使教学评价从终结性判断转向形成性指导。这种动态评估机制让学生在阶段性报告中呈现出“技能与品德协同发展”的特征。

生态共建:缔造协同育人新范式

该校突破性地构建起“内—外—内”家校社协同机制,形成育人合力。校内通过班级联赛夯实基础,校外借力俱乐部资源提升专业水平,更创新性开展“家庭足球日”“社区友谊赛”等活动。建立校际联盟、联动俱乐部训练基地,使足球教育突破校园围墙。

四级联赛体系(班级-社团-校级-俱乐部)的建立,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舞台。数据显示,全校学生100%参与班级联赛,学生自愿加入足球社团,形成金字塔式人才梯队。

家校社深度协同催生化学反应:家长组建的“后勤志愿团”、俱乐部提供的专业场地,共同构筑起足球育人生态圈。这种“自内而外激发动力,自外而内引入资”的良性循环,使该校足球教育始终保有活力与温度。

北海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刘翔主任认为:“北海市海城区高德小学的实践破解了体教融合难题,其三维评价体系和协同育人机制具有重要推广价值。”随着“双减”政策深入推进,这种以特色项目推动五育融合的创新模式,正在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提供鲜活样本。

如今在北海市海城区高德小学,足球早已超越运动项目的范畴,成为撬动全面育人的战略支点。当夕阳映照绿茵场,孩子们挥洒汗水的身影,正勾勒出体教融合的生动图景——这里培养的不仅是足球少年,更是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庞旭、丁金金)

来源:北海市海城区高德小学

(责编:许荩文、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