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深化知识产权保护 筑牢“护企安商”屏障

“原来网购到‘三无’产品可以这样维权!”“自己在家打印盗版学习资料,也算侵犯知识产权啊,以后可得注意了。” 4月21日,在广西北海市北部湾广场,北海市公安局联合市场监管、文化等部门,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生动展示近年来破获的知识产权侵权典型案例,让过往群众直观认识到侵权行为的多样与危害。
近年来,北海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主责主业,加强打击整治、强化联动协作、深化宣传防范,打好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全力“护企安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重拳出击 严打侵权犯罪
“时机成熟,收网!”4月16日,随着一声令下,办案民警迅速行动,在海城区成功捣毁一非法印刷窝点,现场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查获盗版书籍2000余册,扣押印刷设备一批。
“为保护企业创新成果,我们以‘护企安商’为己任,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北海市公安局副局长戴宏强介绍。北海公安以“昆仑”行动、“打击网络售假”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依托警企服务站,延伸知识产权保护触角,进一步畅通涉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线索举报渠道和案件办理绿色通道,精准研判、重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行为,努力做到快速受理、快速侦查、快速追赃、及时止损。2024年以来,成功打掉制假售假窝点1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9名,涉案价值达350多万元。
同时,北海公安与市场监管、文化等部门建立“事前协商、共同经营、同步收网、结案通报”等高效工作机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各部门在线索通报、落地收网、案件移送、扣押物品仓储、涉案物品检验鉴定等环节紧密配合,形成强大的打击工作合力,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提升了打击违法犯罪的效率与精准度,让违法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协同联动 凝聚保护合力
“我们和市场监管部门高效联动,半个月时间就侦破了案件。我们还以此案为反面教材,向相关商户作了警示提醒。”北海市公安局食药环旅犯罪侦查支队四大队教导员吴慷说。近日,一则来自北海市场监管部门的案情信息流转到了北海市公安局食药环旅犯罪侦查支队:“有市民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他在当地购买的手机配件可能是‘山寨货’。”了解情况后,办案民警经过前期缜密侦查,成功抓获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犯罪嫌疑人2名,查获假冒注册商标的手机配件一批,不仅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保护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知识产权案件办案过程中普遍存在取证难、定性难、数额认定难等问题,更需要各方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吴慷介绍。为此,北海公安与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督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勤联动机制,搭建知识产权保护互通互联平台,明确细化联合检查、线索流转、行刑衔接、案件会商、宣防服务等联动事项,切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北海公安秉承主动警务和预防警务理念,依托警企服务站,建立“企业警长”制度,与辖区内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企业建立双向联系,定期开展走访调研,帮助企业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通过“线上+线下”伴随式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打通警企联系“最后一公里”。202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开展走访服务1120余次,执法联动70余次。
宣传预警 营造浓厚氛围
“民警在群里分享的消息都非常实用,每一条我都认真看了。”刘先生是北海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该企业是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之一。
“除了打击破案,帮助企业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排查消除安全风险、提前做好预警防范也是我们一项重要工作。”北海市公安局食药环旅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骆祥华介绍,他们专门梳理了北海市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名册,并建立了微信工作服务群,不定期分享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和真实案例,及时为企业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并结合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法律宣讲形式,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和线索收集工作。
北海公安还紧密结合“3·15”“4·26”等宣传日活动,深入开展进村居、进企业、进单位、进学校等活动,通过发放传单、张贴通告、知识问答等形式,增强经营者自觉守法和诚信经营意识、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和维权意识,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浓厚氛围。2024年以来,共开展普法宣传250余场次、发放宣传品1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万余人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卢从杰 吴慷)
来源:北海市公安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