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幸福中国行”(广西站)主题参访活动在南宁启动

人民网南宁4月18日电 (付华周)近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承办的“感知幸福中国行”(广西站)主题参访活动在南宁市启动。30余名中外记者和网红大V先后走进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横州中华茉莉园、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国际铁路港、青秀山风景区、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等地,实地探访广西在民族团结、国际合作与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感受南宁蓬勃发展的独特魅力。
参访团成员玛雅(中)跟着社区居民一起跳舞。人民网 付华周摄
在南宁期间,参访团首站前往良庆区蟠龙社区,在这个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媒体记者、网红大V们和社区居民跳起了民族舞蹈。这个聚居着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比30%的社区,通过创新“136”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参访团成员玛雅表示,舞蹈老师教的动作欢快易学,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让人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参访团成员在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合影。人民网 付华周摄
在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马来西亚榴莲制品、越南拖鞋、新加坡肉骨茶、泰国酱料等超5500种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吸引了采访团的关注。该中心依托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建设,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的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商贸平台,已帮助百余家国内外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参访团成员牛鑫表示,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特色鲜明,商品品类丰富,各项配套服务很好,对于促进各国经贸、文化、人文、旅游等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有着积极意义,他很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
全球10朵茉莉花,6朵来自广西横州。在“中国茉莉花之乡”横州市,“一朵花”创造出来的多元产业令参访团叹为观止。茉莉极萃园内,全自动窨花生产线与传统香包制作工艺相映成趣。工作人员现场演示茉莉香包制作工艺,从茶坯筛选到手工缝制,完整展现非遗技艺的现代化传承。占地71000平方米的中肯茶业产业园,将梯田建筑美学与工业化生产有机结合,建成集研发、生产、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茶业综合体。
参访团成员在横州市中肯茶业产业园了解横州茉莉花产业发展情况。人民网 付华周摄
2024年,横州茉莉花产业总产值突破180亿元,品牌价值高达224亿元。这背后,离不开新式茶饮爆款化、全球化的东风。近年来,横州茉莉花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传统的农业种植到现代化的精深加工,再到新式茶饮的全球风靡,特色产业正推动着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一座‘泡在茉莉花香里’的小城,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参访团成员谭苏昕说,横州用一朵小小的茉莉花证明,传统产业也能潮出圈。
作为一座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机构。从柳江人的远古遗迹到瓯骆先民的青铜华章、岩画杰作,从干栏安居到织锦饰体,从种稻为生到倚歌择配……在这里,参访团成员被广西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所吸引,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拍照打卡。
参访团成员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拍摄。人民网 付华周摄
“绣球代表着美好的祝福,我在视频里以绣球为切入点,用泰米尔语向大家介绍壮族文化,欢迎泰米尔语受众来广西旅游,来广西欣赏美丽的风景。”参访团成员高佩君表示,她将通过本次活动,将多彩南宁呈现在世界面前,让更多人了解南宁、认识南宁、爱上南宁。
参访团在南宁国际铁路港了解相关情况。人民网 付华周摄
南宁国际铁路港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项目,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这个活动办得很好,我通过参观南宁国际铁路港,了解到南宁的区位优势,以及它在贸易中的重要地位,这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南宁。”参访团成员Waqar Haider说,他在南宁国际铁路港了解到了该港如何畅通跨境物流通道,促进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
青秀山风景区被誉为南宁的“城市绿肺”。在南宁期间,参访团成员走进青秀山,在青山、绿树、花海中畅游,打卡拍照,充分感受到了绿城南宁的生态之美。“景区的环境非常好,不仅树绿花香,人们也非常热情,让我感觉像回家一样。我希望用镜头向南亚的朋友介绍南宁的美好,让他们也来感受邕城之美。”参访团成员阿龙说。
本次主题参访活动组织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让中外媒体记者、网红大V们从多角度感受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保护传承、生态环境保护、人民安居乐业等生动场景,了解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的鲜活故事。本次活动将持续至4月21日,除南宁外,参访团还会深入防城港、钦州、柳州、桂林等地,进一步感受广西的独特魅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