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共建助力教育共富

柳州市清廉学校建设单元聚焦“五清”目标,将清廉元素深度融入教育共同体建设,通过组织联建、队伍联抓、资源联享打造“清廉+”教育共同体,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聚力赋能、保驾护航。
深化组织联建,筑牢清廉建设“实根基”
坚持融合共建,强化理念输出,为清廉学校建设打下厚实基础。一是跨区域共建,助力理念共享。推行全市“教育一盘棋”运作模式,打破行政区域壁垒,依托31个“市属+县属”高中、“城区+县份”义务教育学校教育共同体,实现清廉学校共建。建立“牵头学校输出-成员学校反馈-信息互通互联”清廉理念共享制度,在民主决策、权力运行、信息公开、监督制约、师德师风、文化培育等方面实施共建,推动清廉学校建设随同教育资源配置一体谋划、共同推进、齐力发展。2023年,柳州铁一中学、城中区弯塘小学教育集团、柳南区和平路二小等8所学校获评为自治区、柳州市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二是跨学校共建,促进风气共育。各县区将清廉元素融入集团化办学,以共同打造清廉学校为目标,通过“优帮弱”“城帮乡”“公带民”,组织83个教育共同体的232所学校,对照《清廉学校建设标准及评分细则》联合开展创建活动261次,实现党建引领有力、治理规范有序、队伍清正有为、文化清新有形,清廉护航区域办学质量逐步提升,柳北区、城中区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三是跨学段共建,推动体系共通。以服务柳州“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战略、“5+5”产业发展新需求为出发点,打造职业院校清廉建设联合体,为中高职“一体化”融通办学模式保驾护航。柳职大、铁职院、城职院三所高职院校发挥龙头效应,带动市一职校、二职校、鹿寨职校等中职学校培育奋进文化、建强清廉文化,构建清新育人教师成长体系,搭建起中高职人才成长“立交桥”,全市中职毕业生升学率超90%。
拓展队伍联抓,鼓足勤廉奉公“强动能”
立足教育实际,抓实三支队伍,为清廉学校建设鼓足人才动能。一是抓党政主官,优议事决策。贯彻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出台“经常性沟通制度”“学校党政会议基本流程”,强化学校党政主要领导间沟通协作和学校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作用的发挥。举办全面从严治党培训班,提升学校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管党治党、保驾护航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抓领导班子,育廉政思维。将清廉学校建设理念、方法、要求融入名师名校长“双名”培养工程,联合区内外高校对100名校长进行培训,提升学校班子成员抓清廉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市县学校间依托教育共同体互派50名优秀干部轮岗挂职、锤炼作风,2名挂职锻炼干部获转任重要岗位,教育共同体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展现担当作为意识、展示勤政廉洁风采的广阔舞台。三是抓党员干部,筑思想防线。教育共同体内学校联动开展“加强纪律教育、建设清廉学校”“九个一”主题活动,联合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6场,通报33起违纪违法、师德违规典型案例,讲授纪律教育、师德教育课2912堂,组织79批次、1.3万名党员干部旁听法院庭审、聆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实现党员干部齐抓共管、清廉防线并肩共筑。
实行资源联享,绘就立德树人“好画卷”
聚焦铸魂育人,凝聚各方力量,为清廉学校建设注入文化活动。一是校校交流互鉴,共创清廉示范。教育共同体内联建学校实行清廉建设与教育帮扶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推动科学民主决策、“关键少数”监督、师德师风建设、清廉文化培育在教育共同体内“双向”交流、互通共建。柳州高中把“红廉文化”移植到柳城中学,柳铁一中以“臻溪·爱廉”理念指导三江中学抓清廉谋发展,提升了县级学校示范创建的竞争力,全区清廉示范单位候选学校实现10个县区全覆盖。二是校企双师联动,共育技能人才。中高职院校以清廉学校与清廉国企、清廉民企融合共建深化校企合作,以“党员教师进企业、技能大师进课堂”推动校企资源交流共享,高校科研成果用于企业生产实践产生经济效益超2000万元。依托清廉融合共建强化产教科集聚融合,建成产教融合专业集群17个,柳州成为全区唯一的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职业教育助力柳州经济加快发展。三是校社阵地齐抓,共培时代新人。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理念,依托在全区率先打造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和培训基地,构建思政育人共同体,全面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研学实践等基地资源与社区服务优势进行“强强联合”,构建横向联动的校社育人共同体,打造出一批校内外相衔接的德育课程、清廉教案,在学生心中种下诚实守信的理念。(黄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