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猪司令”的绿色“致富经”

“感谢你们跟进监督落实养殖奖励政策,我们公司去年引种超2000头,获得30多万元奖补,现在正谋划扩大养猪规模!”近日,在博白县新田镇新田社区大坡六屯,博白县荣源畜牧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伯荣对前来调研的人大代表表达谢意。
在博白县,生猪养殖户常被群众称为“猪司令”。一个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一车车膘肥体壮的生猪,畅销全国各地。2024年,全县生猪出栏量达228.95万头,同比增长3.8%,连续18年稳居国家生猪调出大县之列。这背后,离不开人大代表的引导与助力。
绿色转型,引导产业升级
近年来,面对江河水环境保护和生猪养殖长效管理的双重考验,博白县人大常委会督促政府出台了《生猪养殖管理办法》《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并划定了禁养区,一场养殖场的“洗牌”全面展开。
转型之路在何方?博白县人大代表因地制宜,为生猪养殖产业绿色升级开出了“良方”。一方面,大力推广“猪—沼—肥—草—猪”循环养殖模式和“高低架网床+益生菌+异位发酵床”零排放技术,让畜禽粪污摇身一变,成为农作物的“营养套餐”。目前,该县通过自治区认证的现代生态养殖场近900家,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过95%,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100%。另一方面,该县创新推行“以大带小”模式,大型企业建场,小散养殖户集中入驻,待养到出栏时,由大企业保价销售,让其吃下“定心丸”。
此外,博白县生猪养殖业还开启“双保险”模式,即“保险+期货+银行”“保险+期货+担保”模式,既提升了风险保障能力,又增强了产业稳定性。去年,该县生猪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超5亿元,惠及2000余户养殖户,有效化解养殖风险,促进产业振兴。
招大引强,助力产业壮大
环保难题迎刃而解后,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博白县将目光投向了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之路,人大代表更是挺身而出,担当重任。在人大代表的牵线搭桥下,博白县成功引进了一批大型项目,如广州越秀风行食品集团的生猪养殖产业化项目、广西金陵农牧集团的生猪养殖加工全产业链示范园区等。这些项目总投资超45亿元,年出栏生猪超130万头,涵盖了养殖、饲料、屠宰、种植和废弃物利用等多个方面,对产业升级、生态改善、就业增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生猪养殖业是博白县一大经济支柱产业,既要算好‘生态账’,又要端稳‘肉盘子’。”博白县今后将继续发挥人大的政策引领、监督推动、代表服务等作用,加快建立健全现代畜禽养殖、动物防疫和加工流通体系,让“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这一金招牌更加熠熠生辉。(冯春华)
来源:博白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