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凭祥市上石镇:歌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唱响乡风文明新篇章

2025年04月09日15:28 |
小字号

近年来,凭祥市上石镇以文化振兴为抓手,深入挖掘歌坡文化的时代价值,将其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凝聚乡村共识、涵养文明乡风的动力源泉,走出了一条“以文塑形、以文兴业、以文铸魂”的乡村振兴之路。

擦亮乡村底色,夯实文化根基。近年来,上石镇将歌坡文化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一是弘扬核心价值观,唱响时代主旋律。上石镇组织各村(社区)文艺工作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民间山歌曲调,创作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法治山歌唱和谐》等新编歌谣,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二是培育文明新风尚,破除陈规陋习。上石镇依托歌坡节创新开展“文明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等活动。比如,马垌村通过山歌情景剧演绎《高价彩礼不可取》等移风易俗故事,引导群众摒弃攀比浪费之风,乡村文明新风逐渐深入人心。三是凝聚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为了让年轻一代延续文化根脉,上石镇在小学、幼儿园开设“山歌传习班”,邀请非遗传承人教授山歌、天琴弹唱等技艺,还推出了歌坡节研学活动,让孩子们身着传统服饰参与对歌、制作绣球,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

上石镇中心幼儿园沉浸式体验山歌表演

上石镇中心幼儿园沉浸式体验山歌表演

唱响文旅融合,激活乡村动能。上石镇以歌坡文化为纽带,探索“非遗+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绿色生产力”。一是打造特色品牌,释放节庆经济潜力。北帝宫庙会、练江村和白龙村歌坡节等节庆品牌已成为上石镇文旅名片。二是赋能产业升级,拓宽增收渠道。上石镇推动歌坡文化与手工艺、农业深度融合;上石社区将绣球、银饰工艺品与歌坡节深度融合,深受群众喜欢;马垌村将山歌元素融入山茶油包装,助力茶农增收致富。三是共建生态家园,推动绿色发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上石镇将生态保护融入歌坡文化。比如,练江村依托“山歌擂台赛”鼓励村民以山歌形式宣传秸秆禁烧。板旺村通过歌坡节招募志愿者,清理屯内各死角垃圾。2024年以来,上石镇共有5个村屯获评自治区卫生村,文化与生态“双振兴”的格局逐步形成。

上石镇北帝宫庙会

上石镇北帝宫庙会

赋能乡村善治,统领治理格局。上石镇以歌坡文化为载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一是促进民族团结,共绘和谐画卷。作为多民族聚居地,上石镇利用歌坡节搭建交流平台,让壮、汉等各族群众共唱《民族团结花盛开》,共跳竹竿舞,共享五色糯米饭。村民劳振国说:“歌坡节上各民族亲如一家,这就是民族团结最好体现。”二是激发自治活力,深化民主实践。上石镇创新“山歌民主议事会”机制,将村规民约编成山歌,在歌坡节上传唱。通过“山歌意见箱”征集村民建议,解决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等民生问题10多个。设立“法治山歌宣传队”用山歌普及反诈、禁毒知识,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三是培育人才队伍,凝聚振兴合力。为破解乡村人才短缺难题,上石镇依托雷锋驿站志愿服务队吸纳返乡青年、文艺能人参与歌坡文化创新。目前,全镇已吸纳青年10多名加入雷锋驿站志愿服务队从事山歌短视频、山歌曲目等工作。

从田间地头到时代舞台,上石镇歌坡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古老歌坡在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中持续奏响文明、和谐、奋进的强音。(黄扬平)

来源:凭祥市委宣传部

(责编:陈丽冰、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