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传新韵 职教育英才
——广西山歌“产、学、研、创”工作考察交流活动在广西现代职院顺利举办

近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演播厅内歌声悠扬,一场别开生面的广西山歌“产、学、研、创”工作考察交流活动暨广西多声部山歌基地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在此精彩上演。
汇报表演现场。刘宏壮摄
汇报表演现场。刘宏壮摄
“职咯业咧教育提马吜啦呵……建啦设都柔的国家啦哦吔……”动听的“哦吔”调壮语山歌率先响起,学生们在山歌传承人韦立果、兰永福的带领下,为前来考察的专家们献上了河池各地的山歌。随后,同学们又展示了极具特色的仫佬族多声部古歌,其独特的和声与韵律令人陶醉。在天峨蚂拐舞传承人索文德的引领下,神秘的红水河蚂拐舞精彩呈现,舞者们的动作刚柔并济,将蚂拐舞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全场600多名学生齐唱金城江的“嘛咧调”和武篆民谣,将会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充分展示了广西现代职院在山歌传承与教学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前来观摩。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山歌专业委员会主任、广西山歌学会会长郑天雄携手北京专家团队,包括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原党总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天彤,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刘伟哲,北京市八一学校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金帆合唱团常任指挥张萍萍,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民歌·中国》栏目总导演肖立伟、《童声唱》栏目编导高燕铭、王乃鸾等,一同观看了基地的教学成果展演,深入考察了学校的山歌传习成果。此次活动还配合了央视《民歌·中国》《歌谣里的中国》节目录制。
座谈会现场。刘宏壮摄
展演结束后,专家们齐聚一堂,召开了广西山歌教学研究中心专题研讨会,围绕“职业院校山歌传习与人才培养”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们各抒己见,为山歌在职业院校的传承与发展建言献策。
张天彤在发言中针对学生的曲调和音准问题,着重强调了引进传承人进课堂进行口口相传的重要性。郑天雄对基地的建设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宝贵建议。刘伟哲认为,山歌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张萍萍分享了北京市八一学校金帆合唱团成功参加国家各项重大活动演出的经验,为山歌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央视编导团队则从传播角度提出了建议,认为要突出“质量+特色”,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现山歌与Z世代的碰撞,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让山歌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此次考察交流活动,是对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多声部山歌基地建设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也为山歌文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产、学、研、创”一体化模式,将山歌文化转化为可传承、可就业、可传播的职教资源,为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职教力量。(黄玉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