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人机共创|从“等天光”到“造风光”,AI绘漓江探索创作新境

韦欢
2025年04月01日11:49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碧波荡漾,山峦若隐,烟雾飘渺似墨画,漓江的孩子“水娃”带领人类乘舟泛游,探寻一段守护生态的奇幻之旅……3月29日,在“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上,观众跟随AI畅游神话世界,一起邂逅了超现实的桂林山水。

《漓江神话》。人民视频供图

《漓江神话》。人民视频供图

《漓江神话》由广西广播电视台影视综艺节目中心副主任、纪录片《漓江》总导演蓝云剑和快手团队借助可灵AI,历时一个月制作完成。在AI辅助下,视频中许多桂林元素的呈现变得丰富起来,烟雨漓江的场景让人倍感惊艳。

这一成效的背后,却藏着导演创作之初的疑惑:一个月来得及吗?AI真能创作吗?

“过去两年,我和团队拍摄了纪录片《漓江》。为了捕捉漓江的日出云海或星空,团队需要毅力,也需要运气。这次《漓江神话》通过AI创作,只需输入指令,就能生成超越现实的奇幻场景。”蓝云剑表示,传统手绘需要耗时半月的动画场景,可灵AI却能在两小时内提供数十种方案。

蓝云剑分享AI视频创作心得。人民视频供图

蓝云剑分享AI视频创作心得。人民视频供图

AI给予的“助攻”还不止于此。在某些历史场景的复原上,过去是情景再现,需要人去演绎,现在可以借助AI去重构场景,让它接近还原真实,这既丰富了表现层次,也丰富了画面感。此外,AI在策划、收集海量资料等前期工作中还能帮助检索山海经、桂林漓江的诗歌等内容。

从依赖传统实拍加特效,到AI成为得力助手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可能性,创作者拓宽了讲好故事的新路径。“AI让我这样的传统媒体导演,有了更多的选择。”蓝云剑感慨不已。

一边是观众对创新内容的期待,一边是有限的预算和人力,视频内容生产往往容易陷入效率与质量的拉锯战。“借助可灵AI更便捷的操作、更丰富的能力、更专业的参数和更惊艳的效果,将大幅降低内容尤其是视频创作的成本与门槛,并简化流程。”快手科技联合创始人杨远熙在此次大会上向观众分享,作为国产视频大模型的代表,可灵AI自去年6月发布以来,始终保持全球领先水平。今年1月,可灵AI全球月访问用户数环比增长113%,已成为全球AI内容创作者和艺术家们的主流视频创作工具。

杨远熙向观众介绍可灵AI。人民视频供图

杨远熙向观众介绍可灵AI。人民视频供图

杨远熙表示,大模型创新应用任重道远,可灵AI虽刚起步,但在内容创作及广告、影视、短剧、电商等诸多行业已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视频大模型的价值正在于,让每个普通人都有机会打破行业和文化壁垒,实现创意生产力的工具普惠。”杨远熙说。

如今,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创作门槛显著降低,AI视频制作正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全民创作的新时代。

谈及未来AI与人之间的关系,蓝云剑深感“技术是翅膀,人文才是罗盘。”AI能模仿生成李可染笔下的漓江山水,但人文笔触才能刻画出渔翁烟斗上青铜包浆的温度。“AI与人文交融,技术与情感碰撞,观众才能收获无法被算法替代的温度与深度。”蓝云剑说。

人机共创,智慧共生,AI正在奔赴一个崭新的明天。

(责编:何宁、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