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向海工业聚势振兴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蓝色动能”

人民网南宁3月27日电 (记者王勇)3月27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广西海洋强区建设有关情况。据发布会介绍,北海市坚持向海图强、发挥向海优势,持之以恒发展壮大海洋经济,为北海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蓝色动能”。
向海工业聚势振兴。北海市充分依托“港”的资源、发挥“海”的潜力,持之以恒做好强产业文章,已初步形成绿色化工、能源、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纸业、不锈钢以及海工装备制造、铝基材料的“6+2”工业集群,创造了广西前三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和规上工业总产值。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力推进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项目实施,北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标箱。
海洋渔业稳步发展。发挥北部湾渔场资源优势,推进银滩南部、精工南珠等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做强特色水产种苗繁育,先后建成全国唯一香港牡蛎良种场研发平台、人工繁育沙虫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中国鲎繁育基地。北海沙虫、合浦南珠等5个海产品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4年,北海市全市海水产品达119.56万吨,占全广西的53%,稳居全自治区第一。
海洋旅游活力迸发。推动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及“潮”雕多媒体秀改造升级,北海银滩成为最具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之一。海丝首港等游乐项目有序运营,北部湾国际邮轮母港实现开港,全域旅游市场进一步拓展。大麓青年音乐节、格莱美汇电音节等活动点燃城市旅游激情,“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赴北海旅游消费新潮流。2024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6120.6万人次、增长16.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83.9亿元、同比增长18.1%。北海获评“中国十大旅游向往之城”等多项荣誉称号。
海洋生态巩固提升。组织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项目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推进湿地保护管理和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工作,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面积671.5公顷,全市红树林面积超过4702公顷,居全自治区首位。涠洲岛海洋生态持续优化,荣获国际“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
2025年,北海市将积极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向海工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全力推进深远海养殖等设施渔业发展,加快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国家级银海区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有序推动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作,为进一步建设海洋强区贡献北海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