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2024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2580.9亿元

2025年03月27日12:54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王勇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王勇摄

人民网南宁3月27日电 (记者王勇)3月27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广西海洋强区建设有关情况。

2024年,广西奋力奏响建设海洋强区的实干“三步曲”,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蓝色答卷”。

第一步,实现海洋经济总量“稳增长”。据自然资源部反馈,2024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2580.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9.0%。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1213.6亿元、海洋科研教育增加值141.1亿元、海洋公共管理服务增加值220.3亿元、海洋上下游相关产业增加值1005.9亿元。海洋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3%。全区海洋经济呈现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增长动能持续蓄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的良好态势,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提供“蓝色动能”。

第二步,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转型”。2024年,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25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6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65.8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9.8%、29.5%和60.7%。

一方面,海洋优势产业“再提升”。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4个传统优势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074.3亿元,比上年增长7.1%。海洋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北部湾邮轮始发港开港,布氏鲸“鲸现涠洲”成为“打卡”美景,防城港沿边口岸出入境人数全国第一,沿海地区接待旅游人数约1.56亿人次。海洋渔业稳定增长,积极发展深远海养殖,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4538口,持续推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和海洋牧场建设,海洋渔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50.9亿元。海洋交通运输业稳中有增,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01.5万标箱,首次突破900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2.4%,连续8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海洋工程建筑业恢复向好,广西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建成通车,北部湾跨海交通网络再添“关键一横”,有利于实现钦北防“半小时经济圈”,助力推动北部湾一体化发展。北部湾港新建成运营5个泊位,沿海港口完成投资72.3亿元,比上年增长4.5%。

另一方面,海洋新兴产业“再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电力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等4个新兴产业共实现增加值40.9亿元,比上年增长45.0%。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势强劲,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深远海风电产业链加快形成,华电蓝水海洋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投产,广西首个深远海大型养殖平台——“北部湾一号”开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8.6%。海洋电力业实现突破,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全容量投产后可满足近500万户家庭基本用电,节省标煤消耗约15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3365万棵。沿海三市风电发电量77.7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4.4%。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较快增长,红沙核电4号机组商运投产,重点企业海水利用量比上年增长11.1%。

第三步,促进支撑保障能力“提质效”。通过加强政策统筹引领,持续推进向海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向海产业壮大等六大行动;出台广西海洋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培育壮大9大现代海洋产业,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通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施海洋科技创新行动,聚焦海洋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下达项目19项,资助经费2800万元;累计获批建设40个省部级涉海科技创新平台;实施广西向海经济人才培养支持专项。通过强化用海要素保障,围绕“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高效服务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等重大项目用海,累计获批复国管用海面积6.14万亩,创2017年以来新高;全面开展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登记,首次实现海域使用权证、水域滩涂养殖证“两证同发”。通过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广西海洋生态修复亮眼经验,钦州孔雀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入选全国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北海涠洲岛获联合国“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水质连续12年均为“优”,“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壮美盛景已成广西海滨独特风景,人们在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提升中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