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陆基圆池养鱼:开创渔业发展新航道

近年来,靖西市新兴的陆基圆池养鱼模式迅速崛起,逐步取代传统的池塘养鱼与网箱养鱼,为当地渔业发展打开全新局面,引领养殖户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水上致富”新路子。
走进靖西市新靖镇泗梨街百布屯村级集体经济陆基养鱼示范基地,四周青山环抱,一个个排列有序的圆形鱼池映入眼帘,一座座“陆基养鱼”温室大棚拔地而起。圆池上方的进水口不断向池内“哗哗”注水,池中水花翻涌,鱼儿欢快游弋,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草丛生的闲置地。
广西盛博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朝明介绍,陆基圆池养鱼优势明显。通过圆池、增氧系统、进水管道、集排污系统、尾水处理等设施,可有效转化氮磷等元素,分解有害物质,实现尾水循环利用的“零排放”高密度工厂化养殖模式。养殖户能够精准调控圆池内的水质,对水温、溶氧量、酸碱度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与调控。这不仅为鱼儿营造了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还能有效减少疾病发生,降低药物使用量,确保产出的鱼肉绿色、健康。该模式实现了高密度养殖与安全增产,大幅减少了人工投入。
为推动陆基圆池养鱼模式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高质量提升,靖西市当地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以“市委书记领办项目”为引领,采用“党委政府引导、村集体组织参与、委托公司运营”模式,引入广西盛博渔业有限公司,与18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3000万元。项目建设占地面积约 53000㎡,建有12座温棚,陆基圆池直径9米、高2.25米,共计200个,还设有三个800㎡的尾水集中处理池以及 20000㎡的尾水回收塘。
据了解,陆基循环水圆池养殖模式与传统池塘养鱼差异显著,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它不受天气和季节限制,养殖方便、出鱼快,鱼的抵抗力强、品质好,每年可产出一批成品鱼。目前,已有120个圆池投入使用,投放了50万尾加州鲈鱼苗,成活率高达98%,鱼苗个个膘肥体壮。预计今年6月可产出约60万斤成品鱼,产值约1200万元,有望为村集体经济增加年收入200万元,有效带动周边村的劳动力就业,为群众提供近50个就业岗位,预计实现群众增收约100万元。
“靖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传统池塘养鱼受地形制约较大,而陆基圆池选址灵活,无论是平坦农田还是略有起伏的坡地均可搭建,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靖西市农经中心主任郭先念介绍说。
一个产业一条路,从无到有,靖西市新靖镇泗梨街百布屯村级集体经济陆基养鱼产业借助“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逐步走上正轨。这不仅推动了当地渔业产业的优化升级,迈出特色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何彪 王会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