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区濑湍镇:党建引领产业兴 百香果飘香致富路

春日的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全凤村,千亩土地上一派火热景象:村民们弯腰钻孔、立杆搭架,黑色的滴灌带在田间织成“经络”,嫩绿的百香果苗顺着竹架攀爬生长。75户村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自发抱团种植“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不搞土地流转,却种出了连片700余亩的“黄金产业带”。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从“试验田”到“一村一品”,党建引领下的全凤村,正用一颗颗小果子叩开乡村振兴的“甜蜜之门”。
“去年我种的120亩果子,一茬果就挣了30多万元,村里人看着眼热哩!”党员陈永安一边固定果架一边笑道。2023年,这名种植户率先试水黄金百香果,每亩超2000斤的产量和每斤6元以上的收购价,让原本观望的村民纷纷跟进。2024年春耕,全村75户自发种植面积突破千亩,其中平坚屯连片种植区达740亩,户均规模超10亩。
没有土地流转的压力,村民以家庭为单位“相邻成片、协作种植”。村党支部顺势成立“黄金果产业联盟”,将种植户划入5个责任区,通过“党员户包片指导、技术能人结对帮扶”,带动新种植户统一架高、统一滴灌、统一管护。“我家20亩架子怎么搭、苗距怎么留,全是党员老陈手把手教的!”村民张大姐强抹了把汗,身后刚立起的榉木架子齐划一,在春光中延伸向远方。
规模化种植的难题接踵而至。面对零散地块灌溉不便、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村党支部化身“攻坚队”,争取农业部门支持,为连片种植区铺设滴灌带5.2公里;组织“党员助耕队”帮助17户留守家庭搭架拉线;邀请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到村开设“田间课堂”,将疏花留果、病虫害防治技术送到地头。
“镇里新硬化的1.2公里产业路也帮了大忙!”村支书李汉文指着田间蜿蜒的水泥路介绍。2024年初,濑湍镇党委将全凤村纳入“一村一品”重点扶持项目,不仅打通了果园连接通屯道路的“最后一公里”,更整合项目资金启动分拣中心建设。如今,三轮车运苗送肥直抵田埂,村民再不用肩挑背扛跨沟过坎。
走进全庆屯村口,占地200平方米的分拣中心正在安装分拣机。“5月首茬果上市前,这里要建成清洗、分级、包装生产线,精品果直接对接电商平台和高端商超。”村委委员梁东展开规划图介绍。以往村民“单打独斗”售价被动,如今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由村集体统一收购分拣,预计可将优质果价格提升15%以上。
眼下,濑湍镇政府正协助申报“全凤黄金百香果”品牌,对接高新区冷链物流企业。村民张大姐边拉滴灌带边算账:“按去年行情,我家20亩毛收入能有40万,今年走精品路线,收入还能涨!”
濑湍镇党委书记罗振强说,全凤村“黄金果”产业蓬勃发展的这背后,是党组织将“分散的田”连成“致富的园”,把“个体的力”聚成“振兴的势”。当党旗插在春耕一线,当党员冲在产业前沿,乡村振兴的故事便在这片红土地上有了最鲜活的注脚。(覃海力 陆华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