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学用“千万工程”绘就芒乡新图景系列报道(九)

以“四动四干”为载体 绘就“四美”农村新蓝图

——田东县那拔镇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纪实

2025年02月28日16:50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田东县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契机,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通过县级推动、镇村联动、全民发动、示范带动、常态行动等“五动”结合,走出一条“统筹、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新路径,乡村呈现出一派和美新气象。田东县推出《学用“千万工程”绘就芒乡新图景系列报道》,记录“千万工程”经验在芒乡大地的新实践,展示各乡镇党群同心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乡村建设浪潮中,广西田东县那拔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民为本,以干为先,激发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通过“镇村联动、全民发动、示范带动、常态行动”等“四动”结合,着力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怎么干、谁来干、干得好、长远干”等“四干”问题,探索出一条“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径,擘画乡村建设“山美、水美、人美、生活美”“四美”新蓝图。

人居环境整治后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那拔镇人民政府供图

人居环境整治后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那拔镇人民政府供图

镇村联动共商,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乡村要建设、要发展、要振兴,离不开基层党支部的引领带动。在那拔镇党委的引领下,辖区各村均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及《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梳理整治工作目标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压实工作责任。那么屯是坡洪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该村党总支部五代书记都聚集在那么屯,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五代村支书积极出谋献策,提出新点子,全力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注重政策引导,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乡村夜话、上门做思想工作、发放倡议书等形式,使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家喻户晓,树立“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如今,走进田东县最高山峰——莲花山脚下的那拔镇坡洪村那么屯,硬化道路两旁是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漂亮楼房,村头大榕树下的一眼清泉从洞穴中冒出汩汩泉水流入渠道,三五成群的村民在那里洗涤、休闲,好一幅乡村自然和美的乡村风光!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么屯群众用旧汽车轮胎、旧瓦片和砖头筑起庭院和微菜园的围墙别具一格,充满了关于美的遐思妙想。这是那拔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怎么干”的一个缩影。

群众利用旧轮胎构建的“微景观”。那拔镇人民政府供图

群众利用旧轮胎构建的“微景观”。那拔镇人民政府供图

全民发动共建,解决“谁来干”的问题

群众既是乡村的主人,又是环境整治的主体,更是美丽乡村的受益者。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那拔镇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意愿,满足群众合理利益诉求,集群众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依托村民理事会和村民监事会,在规划设计、募集资金、资金使用等重点环节,不断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干不干让群众定,干什么让群众选,怎么干让群众提,好不好让群众评”,充分尊重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坚持“不搞大拆大建大投入,保留原汁原味就地取材因户制宜”的两项基本原则,引导群众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变废为宝,做到体现乡村特色,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比如,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将旧石磨改造成休闲桌椅,古树打造成纳凉胜地,老旧的院墙装点成文化背景,把壮乡特色民俗融入优美的环境中。

在那练村甫访屯,该屯发挥建筑乡土人才优势,利用农耕时代的石磨瓦缸等建造了极具壮乡特色的地标——“美丽甫访”。对屯里道路沿线、房前屋后闲散地段进行翻土清草,搭砌砖墙发展庭院经济,引导群众种植蔬菜、水果,做活庭院经济。同时鼓励群众发挥各自的智慧设计自家庭院、自家菜园,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都是建造师。“从前这块地一直闲置着,堆放了很多杂物,现在建成了小菜园,门前干净整洁多了。”该屯砌墙“土专家”陈俊锋得意地说。

坡洪村那么屯“和美乡村”主题墙绘。那拔镇人民政府供图

坡洪村那么屯“和美乡村”主题墙绘。那拔镇人民政府供图

示范带动共享,解决“干得好”的问题

为破解示范引领难题,各村均重点打造一个“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成”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

在那拔村龙地屯,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扇子形的“家风家训”牌子,上面写上“养老爱幼”等谚语和村规民约条文,以此引导规范村民日常行为,涵养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风气。在坡洪村那么屯,每年重阳节,在屯级理事会的组织下,开展为60岁以上老人发红包、送蛋糕、举办文艺晚会等活动,让时代新风在乡村大舞台上当主角。在“一约四会”的影响下,户户树家风家训,耕读文化淋漓展现,为此,该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时,群众踊跃参与,村民们从“要我干”变“我要干”,自发捐款捐物,投工投劳,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常态行动共管,解决“长远干”的问题

那拔镇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护相辅相成,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各村落实农村道路管理员、公共设施管理员、田长网格员、卫生保洁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负责抓好日常管护,保持屯内人居环境整洁。在六鲁村六显屯,保洁员陆广保每天风雨无阻坚持打扫卫生两次,全屯84户房前屋后、道路及周边环境整洁干净,清新宜人。同时,大力推行“村内事,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民主运行机制,结合村规民约明确村民行为红线和奖惩机制,激活共治力量。通过村民共同商讨制定符合本屯实际的垃圾处理收费标准,确保垃圾有人清扫、有人清运、有地处理。各村理事会不定期组织开展自查互查、监督选树等活动。近三年来,那拔镇共评出“最美庭院”66个、“星级文明户”82户、“好媳妇”24名、“好婆婆”24名、“向上向善好青年”60名,“十佳保洁员”30名,形成了人人争当先进、家家争当清洁户的良好氛围。

自开展学用“千万工程”以来,那拔镇8个行政村共筹集社会资金近120万元,挖掘150多名泥瓦匠、篾匠、木匠参与乡村建设,组织群众投工投劳5000多人次,完成改造“微花园”8个、“微菜园”64个、“微庭院”42个、“微广场”8个、村史馆1个,惠及800多户4000多人。

如今,那拔镇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又留得住乡愁,实现了从“脏、乱、差”到“强、富、美”的精彩蝶变。(蒙宝线)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