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人民医院开展寒假儿童急救技能科普活动

图为儿童安全健康知识小课堂。河池市人民医院供图
寒假期间,河池市人民医院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携手儿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等多个科室开展儿童急救技能科普活动。
精准施教破误区:儿童急救≠“缩小版”成人急救
活动现场,医院女职工委员会主任罗力静结合临床典型案例,讲解心肺复苏的黄金救援时间、儿童与成人的施救差异等知识。通过人体模型现场演示,将专业急救知识拆解为“环境评估-意识判断-呼救报警-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五步口诀,重点纠正“按压越用力越好”“掐人中促苏醒”等常见误区。针对儿童高发的气道异物梗阻问题,儿内科护士黄柳蝶采用分龄教学法,向家长演示婴幼儿“拍背压胸法”,指导学龄儿童掌握“剪刀石头布”海姆立克急救口诀。
科普健康新体验:“知识小课堂”培养健康意识
胃肠外科科普专家李雅通过“食物旅行大冒险”互动环节,梳理了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胃肠道安全隐患,重点剖析了异物误吞风险识别、膳食结构失衡危害等核心问题。在角色扮演与趣味问答以及实物教具的触觉感知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消化道异物的应急处置步骤,还理解了均衡膳食对肠道菌群平衡的重要意义。
急救实操练本领:从“不敢救”到“我会救”
为了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活动还设置了模拟操作环节。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家长和患儿分组体验急救流程。“以前只在视频里看过,真上手才发现按压需要很大力度,姿势也容易错。”家长张女士在护士纠正下反复练习后感慨。现场不少孩子也积极参与,学习如何为小伙伴实施“背部叩击法”,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认真。
本次寒假科普活动体验让孩子和家长们学到了实用的急救技能,增强了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信心。接下来,河池市人民医院将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媒介进行急救知识科普宣讲活动,提升群众急救应急处理能力。(韦永安 谭丽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