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大新:发展特色龙须菜种植 打造促农增收新产业

2025年02月14日16:37 |
小字号

龙须菜,亦称姑娘菜,学名赤苍藤,其嫩芽可食,叶茎花可泡茶饮,根部则能烹肉炖汤或泡酒,且蕴含丰富的药用功效,是隐于山间密林的“珍宝”。近几年,龙须菜市场价格稳中有升,人工种植龙须菜也成为新兴农业特色产业。

大新县地属喀斯特地形,山地广袤而耕地稀缺,土壤贫瘠。过去,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引导,龙须菜产业仅停留于小规模、低效益的粗放经营状态。近年来,大新县学习践行“千万工程”,聚焦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龙须菜特色产业,让龙须菜成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兴旺的“金枝条”。

龙须菜长势喜人。

龙须菜长势喜人。

该县恩城乡维新村陇蛮屯于2018年开始发展龙须菜种植,通过整合屯内坡地、荒地、庭院、“四旁”地等资源,带动全屯55户共种植龙须菜150多亩。还积极运用“互联网+农业”模式,通过网络营销,将龙须菜销往北京、上海、重庆、乌鲁木齐等国内各大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由于龙须菜种植、管护、采摘简单,身体硬朗的老人可以轻松应付,留守老人也能成为产业“主力军”。种植两年以上的龙须菜年平均亩产1500—2000斤,市场价格12—35元/斤,亩均产值1.8万—3万元,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念典村第一书记蓝霄勇在龙须菜基地指导工人安装大棚滴灌管道。

念典村第一书记蓝霄勇在龙须菜基地指导工人安装大棚滴灌管道。

大新县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庭院经济+龙须菜”栽培模式,深度发掘房前屋后及低效果园等土地资源潜力,并融入农村环境整治行动,推行庭院栽种,同时在桉树、八角、坚果等幼树、幼林间实施套种,力促全县龙须菜产业规模化发展。

随着龙须菜种植规模的扩大,吸引县内外出务工青年回乡投身创业热潮。目前全县现有龙须菜收购商16名,有效解决了本地龙须菜的销售难题。2024年,全县龙须菜种植面积达4000亩,年产量约3360吨,惠及近1000户种植农户,其中200多户为脱贫户。已有1家公司和1家庭农场分别注册了“汇三田”“苍藤野”品牌,龙须菜畅销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乌鲁木齐等国内各大城市。

灵熬村致富带头人李婷婷在指导群众采摘龙须菜。

灵熬村致富带头人李婷婷在指导群众采摘龙须菜。

“以前出去打工挣不到钱还顾不上家,现在在家种植龙须菜就能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大新县桃城镇宝新村种植户马德荣说道。

大新县正在按照“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重融合”的发展思路,加快促进龙须菜产业链发展。2025年,全县力争扩种龙须菜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梁婷 黄梦琳 罗启龙)

来源:大新县委宣传部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