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
减牌不减服务 减负不减担当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月16日第10版截图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渠邦村,村民们发现,村委会办公楼门口的牌子在不断减少。
“原来大门口的牌子密密麻麻,有十几块,如今只有4块。”渠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海红说,这4块牌子分别是村党总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
“过去一些部门为彰显履职全面,热衷于在村(社区)建阵地挂牌子,将很多不该由基层组织承担的任务摊派下去,增加了基层负担。”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督查室副主任龙小松介绍,近年来广西把精简村级组织牌子作为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的重点内容,全区共清理各类牌子制度累计26万余块。
牌子挂上去容易,摘下来难。怎么办?广西形成牌子制度清理整治标准,制定了可保留牌子清单,强化督查检查力度,推动清理整治工作要求落细落实。
此外,广西完善“源头管理—严格审批—通报提醒”的动态管理机制,从建立准入机制、保障村级组织服务场所建设等方面加强常态化管理。强力推进下,村级组织服务场所恢复了原本的“清爽面貌”,村干部也能“轻装上阵”。
“减掉不必要的牌子,让基层干部能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到谋发展、抓治理、促振兴、为民务实上,从而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崇左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来宾市武宣县仙湖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江海涛告诉记者,仙湖社区先后清理了30余块牌子,并对各类机制的办公场所进行整合,腾出更多空间服务群众。如今,仙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80%的区域可供群众使用。“空间大了,群众也更愿意进来坐坐。”江海涛说。
“我们提倡‘一室多用’,鼓励村社区统筹整合党政群活动阵地,建设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打造‘一站式’‘一门式’的村级组织和工作机制服务阵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以前有的挂牌单位要求有独立的办公室,进一步压缩了村委会的空间。摘牌减负后,我们村将腾出的空间改造成农家书屋,成了村里许多孩子的好去处。”崇左市江州区驻濑湍镇仁良村第一书记陆斌说。
广西坚持源头治理,依法依规厘清村级组织权责边界,为村干部“减负松绑”。在玉林市博白县双旺镇大同村,村委会副主任卜声林拿出“村(社区)级事务清单”,讲起明确基层权责带来的变化:“该谁办、怎样办,一纸清单一目了然。有了制度硬约束,工作事项下派明显少了,也更加规范了。”
百色市德保县城关镇那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坚说,牌子挂上了,就要承担相应的表格填报和台账工作,占据了村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今牌子少了,那造村干部定期深入各屯,全覆盖开展“乡村夜话”活动,面对面问需问计于民,先后记录群众诉求建议100余条,共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0余件。
“我们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一方面不断充实基层力量,另一方面切实减轻基层干部负担,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月16日第10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