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金融财经

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向“新”求“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添翼

2025年01月08日18:08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2024年,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强化科技金融能力建设和资源投入力度,向“新”发力,朝“质”而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创新驱动 提高科创企业服务水平

走进桂林某信息技术公司,研发区一片繁忙有序。作为深耕智能影像设备领域的科创企业,该企业也曾深陷资金困境。广西中行精准洞悉需求,主动上门“问诊”,凭借科技金融专属试点授信,快速为其开通1500万元信用贷款绿色通道,以金融“活水”即时润泽企业,一解企业燃眉之急。

金融引擎,助力企业成长。近年来,广西中行围绕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聚焦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和“两新一重”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加大科创企业金融供给力度,做强产业文章。在提升服务质效上做“加法”,持续创新优化信贷产品,精准触达企业融资需求,成立科技金融中心,构建“总-分”的科技金融多层次组织体系,布局科技支行,延伸服务触角。在优化服务模式上做“减法”,持续推进科技金融专属试点授信模式,提高科技企业贷款发放审批质效、简化业务流程。2024年,广西中行累计为科技型企业投放贷款超200亿元,其中,为335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投放贷款超69亿元,为新质生产力成长注入金融动能。

精准施策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机械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产业的骨架。柳钢集团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钢铁集团。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工作要求,该集团聚焦高质量转型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技改投入,推动产品结构逐步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广西中行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迅速行动,全年为柳钢集团整体新增12亿中期流贷额度,通过信贷结构调整,助力钢铁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为该集团发放绿色贷款超14亿元,积极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化转型。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广西中行聚焦传统优势产业,加快金融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贷”“科创贷”“设备更新改造贷”等特色产品,通过“一企一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截至2024年末,广西中行为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备选清单内项目核定授信14户,授信金额超76亿元,实现投放项目9户,累计投放金额超14亿元。

数智赋能 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冬日的北部湾港,巨轮整齐列阵,高大的桥吊挥舞着长臂,精准而迅速地装卸着集装箱。码头上,货车穿梭如织,汽笛声、机器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发展乐章。

北部湾港务集团,作为广西沿海港口运营主力军,是推动向海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广西中行与之深度携手,为其提供了1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并利用融易信平台、国内保理以及国内信用证为其打造了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为集团旗下的港口企业提供进口信用证开证、进口押汇、出口保理、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积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近年来,广西中行密切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加大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做好供应链金融服务和精准施策;与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化合作,做优批量客群服务,加快银政创新产品开发;为企业在全国性证券交易所上市、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交易、在境内外发行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供给体系。截至2024年末,广西中行供应链融资余额超86亿元,票据余额超230亿元,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向“新”求“质”,步履铿锵。未来,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将紧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助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龙黎艳)

(责编:李敏军、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