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兰:以文化浸润滋养民族团结之花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从“三月三”“蚂拐节”到铜鼓文化巡游、铜鼓山歌艺术节,从神秘的蚂拐舞,到大气震撼的铜鼓“交响乐”,再到宛转悠扬的壮族山歌……漫步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多彩文化凝心聚气,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的和美画卷。近年来,东兰县深刻把握和弘扬践行“共有精神家园的民族文化”,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着力做活做大做强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交往交融深度融合文章,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取得了积极成效。
文化聚心,唱响民族团结之音
东兰县坚持把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作为深化提升各民族文化感召力、吸引力和知名度的重要举措,依托壮乡英雄文化园、列宁岩等红色教育基地,举办党员党性教育课堂,讲好革命先烈故事,重温红色革命历史峥嵘岁月,积极打造有故事有特色有影响的民族团结进步“红色打卡地”。
东兰各族青年人才交往交流交融。东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该县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为载体,常态化开展民俗节庆活动。2024年以来,通过举办“三月三”等系列铜鼓会及蚂拐习俗、坡歌节、稻神节、瑶族祝著节等活动,充分展示民族优秀文化,吸引广西区内外20多万游客前往观看打卡,让各族群众在交流中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同时,该县还成功举办第二十二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充分展示河池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魅力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打响“世界铜鼓之乡”金字招牌。
阵地有形,夯实民族团结基础
东兰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协商议事作用,升级打造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丰富活动场所里的民族团结元素。该县依托乡村两级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农村讲堂”,创新“瑶语课堂”“庭院课堂”等交流形式,让少数民族能人群众成为经验介绍的主角。
同时,该县不断完善基层文体活动场地建设,建成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2个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47个农家书屋、152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文化活动阵地,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充分满足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协商议事需要,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融合发展,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东兰县持续加大“弄宁瑶寨”“巴畴民族风情村”等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村镇保护建设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在活化传承、丰富载体、整合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截至目前,该县获得认定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1个,“壮族蚂拐节”和“壮族铜鼓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县积极研发文创产品,加大对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投入700多万元扶持两家民族服饰企业,推出系列特色文创产品。同时,邀请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研发民族文创产品,推出瑶韵三弄、东兰狼兵、山歌里的酒、东兰山泉等一系列具有东兰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元素的作品,推动东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让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此外,该县还推出传习研学,推进铜鼓文化活化传承,大力组织开展非遗传承进机关、进农村、进校园活动,不断促进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陈相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