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广西路建集团3项创新技术获评广西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典型案例

2024年12月31日12:26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近日,2024年度广西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出炉,广西路建集团“特大跨径宽幅部分斜拉桥高品质快速建造关键技术”“悬臂浇筑桥梁用双限位限重智能桥面吊机研发及应用”“特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智能化整体提升关键技术”3项案例成功入选创新典型案例。

广西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目的是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挖掘推广交通运输领域涌现的科技创新好经验好做法,调动全行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力支撑交通强国试点、交通强区建设。

培森柳江特大桥斜拉索。广西路建集团供图

培森柳江特大桥斜拉索。广西路建集团供图

“特大跨径宽幅部分斜拉桥高品质快速建造关键技术”创新性和系统性地解决了大部分斜拉桥建造速度慢、线形和索力精确度低、施工质量难保证等问题。该创新技术在2021年7月开始研发并已成功应用于培森柳江特大桥主箱梁及斜拉索施工中,完成了共计140个悬浇梁段和92根斜拉索施工。采用宽幅多隔板多箱室箱梁装配式内模吊架技术,与传统支架立模工艺相比,35个对称悬浇梁段合计节省工期约5个月;采用宽高箱梁钢筋精确定位安装技术,与传统箱梁的钢筋安装方法相比,主箱梁钢筋工程合计节约工期35天;采用斜拉索快速施工及索力精确控制技术,46对索合计节约工期92天。该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进一步促进部分斜拉桥发展成熟,为今后的部分斜拉桥设计施工提供重要参考借鉴价值,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双限位限重智能桥面吊机结合异部法施工技术在飞龙大桥成功应用。广西路建集团供图

双限位限重智能桥面吊机结合异部法施工技术在飞龙大桥成功应用。广西路建集团供图

“世界最大跨径1800型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飞龙大桥。广西路建集团供图

“世界最大跨径1800型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飞龙大桥。广西路建集团供图

“悬臂浇筑桥梁用双限位限重智能桥面吊机研发及应用”结合了现有施工条件,克服传统吊装方法的不足,最大程度提高了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悬臂段施工效率。双限位限重智能桥面吊机结合异部法施工技术在2023年6月开始应用在飞龙大桥悬臂浇筑施工中,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合计节省工期57天。在大桥悬臂浇筑过程中,通过利用已安装的波形钢腹板作为智能吊机的承重构件和行走轨道,将相连的异部挂篮上横梁构件组合作为智能吊机的底盘,通过吊机后锚定系统取代传统吊机配重,实现吊机结构轻型化,同时使智能吊机与挂篮随节段的增加而移动,通过智能遥控进行远程控制,实现悬浇过程中任意节段的物料吊装,解决大跨径桥梁塔吊作业半径无法到达桥梁跨中的桥梁施工难题,有效减少临时结构钢材用量,大幅降低施工过程中碳排放量,绿色环保,社会效益显著。

已建成的“世界最大整体提升跨径和吨位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广西路建集团供图

已建成的“世界最大整体提升跨径和吨位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平陆运河旧州特大桥。广西路建集团供图

“特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智能化整体提升关键技术”致力于助力高质量建设成果,借助多源感知技术和数字孪生智能显控系统,针对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实现姿态、位移和变形的智能分析,成功将“状态感知数据融合、算法分析、反馈输出、设备响应、精准调控”融合至大段拱肋的整体提升智能化、可视化施工过程中。智能化整体提升法与钢箱拱支架法相比,减少了钢材使用近6000吨,节省了30天工期;与钢箱拱整体提升相比,减少了钢材使用2000余吨。该技术是广西路建集团在钢管拱肋整体提升施工技术上的高度创新,可在具备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实现快速高精度智能建造,为今后采用整体提升施工方法的项目提供了优秀的应用案例。

近年来,广西路建集团积极调动各工程项目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挖掘工程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主动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交通运输创新技术成果,助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工程品质、确保生产安全、科研成果转化等目标的实现,助推企业生产高质量发展。(陈雪梅)

(责编:庞冠华、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