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要闻

学用“千万工程”绘就芒乡新图景系列报道(四)

写好“三篇文章” 和美乡村换新颜

——田东县义圩镇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纪实

2024年12月30日16:12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田东县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契机,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通过县级推动、镇村联动、全民发动、示范带动、常态行动等“五动”结合,走出一条“统筹、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新路径,乡村呈现出一派和美新气象。田东县推出《学用“千万工程”绘就芒乡新图景系列报道》,记录“千万工程”经验在芒乡大地的新实践,展示各乡镇党群同心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冬日午后,走进田东县义圩镇朔晚村巴查屯,千年古榕树不惧寒冬,依旧枝繁叶茂、苍劲挺拔,往前看到巴查屯“幸福家庭笑脸墙”上张贴着的张张笑脸充满感染力,“民族团结一家亲”“党建引领促发展”等彩绘墙体格外醒目,“和美巴查”展示栏上的照片记录着最近两年该屯的变迁,而不远处仿古制作护栏的环湖步道有三两村民散步,和美的乡村气息令人感到惬意,这是田东县义圩镇推进各村屯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展乡村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据了解,朔晚村巴查屯入选广西学用“千万工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会观摩点,并成功申报2024—2025年度自治区级“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乡村建设成效斐然。

朔晚村巴查屯新貌。义圩镇人民政府供图

朔晚村巴查屯新貌。义圩镇人民政府供图

近年来,义圩镇持续深入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党旗领航、全民参与,以创建“微菜园”和“美丽庭院”为抓手,围绕“三个聚焦”写好“共创、全民、长效”三篇文章,探索创新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改造提升新路子,推动各村在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社会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实现美丽蝶变。

聚焦信念铸魂,写好“共创文章”。以镇两会为契机提出倡议并组织开展签名活动,村支书带头学习理论、以“人居环境整治怎样搞、谁来搞”等话题组织开展集中交流研讨,通过“乡村夜话”、入户走访等引导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树立“我的家乡我建设”主人翁意识。组织村“两委”参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场拉练观摩点评会,构建“党委带动、党员先动、支部推动、党群互动”工作“四动”模式,形成“干中学、学中干”的良好氛围。

班龙村定怒屯“微菜园”建设卓有成效。义圩镇人民政府供图

班龙村定怒屯“微菜园”建设卓有成效。义圩镇人民政府供图

班龙村积极响应镇党委的号召,从“门前三包”和 创建“美丽庭院”“微菜园”入手, 2023年以来,累计出动人工1600余人,清理房前屋后650余处,清理卫生死角和乱搭乱建380余处,整治、建设“美丽庭院”“微菜园”约24亩,有9户群众无偿出让自留地作为公共建设用地,定怒屯创建屯内沿路红砖砌墙图案1000多米、彩绘墙面6幅超过300平方米。

“我们村党支部主要是从党员开始动员开展三清三拆专项行动,党员带头先拆旧闲置猪栏鸡舍、沿路不用篱笆、整理房前屋后等,村民们看到后纷纷加入整治环境的队伍来,大家出钱出力,正是每一户的无私奉献付出,班龙村才能逐步改善环境,现在,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干净舒适。”班龙村党支部书记黄世西表示。

聚焦实干落地,写好“全民文章”。以各村党(总)支部为单位,采取“党委号召、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组长组织、村民自愿”的“五联”方式收取垃圾费,党员和理事会成员带头组建志愿服务队,通过“党建+网格”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走深走实。号召家乡能人、爱心人士主动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形成“家乡我来建、点子我来出、资金我来凑、品牌我来创”的良好风气。推行“五众”工作法、持续激发群众参与意识,汇聚“银发”和“巾帼”队伍力量,引导群众自觉投工投劳,让群众从“看着干”到“参与干”,再到“主动干”。

朔晚村巴查屯新修的步道方便群众休闲娱乐。义圩镇人民政府供图

朔晚村巴查屯新修的步道方便群众休闲娱乐。义圩镇人民政府供图

据了解,朔晚村巴查屯筹集社会资本200多万元,发动群众主动投工投劳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三清三拆”,主动拆除旧建筑物以及影响屯内道路的进门步梯、菜园、养殖板房、阳台柱子等各种影响道路畅通和村容村貌的设施150余处。经过不懈努力,累计创建“微菜园”18处、路灯50盏、污水管网2.5公里、绿化300平米、环屯道路硬化长1.6公里、村民休息凉亭1个、鱼塘围栏改造1000米、文化彩绘墙8处。

“巴查屯群众传承革命前辈精神,敢闯敢试,大家捐钱捐物,踊跃参加,经过每家每户努力,现在巴查屯变得环境更加优美、乡风更加文明。”朔晚村党总支部书记李敏如是说。

聚焦全域提升,写好“长效文章”。通过制定《义圩镇创建“微菜园”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分类分年度打造“精品村”“示范村”“提升村”,以整治成效为抓手凸显党建品牌。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坚决不搞大拆大建,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书记领办项目”“三张清单”和村规民约,通过“五个一点”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同时设立奖励资金池,在“七里彩调节”评比表彰“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屯”14个、选树乡风文明“和美家庭”14户,助推人居环境整治热情高涨。

世木村打造万亩油茶基地助农增收。义圩镇人民政府供图

世木村打造万亩油茶基地助农增收。义圩镇人民政府供图

世木村平拉屯也是该镇开展学用“千万工程”较为突出的典型。该屯敢为人先,不等不靠,引导党员带头从自家菜园和房前屋后开展拆除整治,整合屯集体资金2万元,全员义务投工投劳上阵搞建设,利用两周时间,共堆砌“微菜园”砖墙约1000米,打造“微菜园”30个,以菜园“小美”助推村庄“大美”,2023—2024年度连续2次荣获义圩镇“七里彩调节”评选表彰“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屯”称号。

“在创建‘微菜园’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活动中,我们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进来,结合实际制定每个村垃圾处理清运机制,建立美丽村屯村民共建、美丽成果村民共享、美丽环境村民共治的相互监督约束制度,形成长效化常态化。”义圩镇党委书记隆小清表示。(苏忠意)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