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龙镇:精准发力,打通边境基层治理末梢

“天气冷了,要注意用电和用气安全。”“年底了,大家要小心各类电信诈骗。”……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义显村支书唐秀群走访时耐心地向村民们嘱咐。
今年以来,硕龙镇以敲门入户为契机,组织村“两委”、包村工作组等人员在走访过程中向村民宣传防电信诈骗、食品安全、安全用电等知识,围绕问需、排查、调解、宣传、服务等方面,疏通民生堵点、攻克问题难点、补全服务断点,切实提升村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硕龙镇聚力源头治理,围绕村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谋划基层治理发展新路径,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礼贤村八角养护技术员传授八角林扩产技术
党建引领,织密基层治理“工作网”。硕龙镇以边境联合党委建设为依托,深入分析边境管控形势,细化落实分段负责制和网格化管理,定期召开联合党委联席会议7次。强化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发动组建6支护村队,60名护村队员全天候巡防抵边村屯治安。常态联合解放军、武警部队加强重点地段、区域巡逻管控,定期踏查边境拦阻设施,着力构建“五位一体”平安边境新格局。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精确化水平,以“小行动”助推“大治理”,力求在与“网”同频中凝聚共识,筑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阵地。
产业加持,提升基层治理“续航力”。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指导下,依托边境特色旅游,引导边境各族人民积极发展旅游产业。目前,全镇共有民宿(酒店)105家、餐饮业208家,零售业254家,带动旅游服务从业人员3000人以上。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土特产”,构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义宁村采取“支部+公司+农户”试点种桑200多亩,推动礼贤村1900亩八角林扩产增效,念典村采取“企业+合作社+村民”模式,发展特色生态水稻田螺共生养殖150亩、种植龙须菜140余亩,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35万余元。牢牢抓紧产业发展“牛鼻子”,通过产业发展汇聚基层治理合力,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服务群众,搭起基层治理“连心桥”。统筹镇平安法治中心、司法所、村屯干部,以网格化管理为切口,建立“3+N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灵活运用“远程调解”“线上+线下”“警民联调”等形式,多元化提升矛盾纠纷排查、调解能力,让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家门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邻里房前路面水泥硬化矛盾纠纷、农网改造工程赔偿纠纷、农田边界纠纷、果树纠纷,一件件群众的“心头大事”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开展矛盾纠纷大接访活动20场次;接收各类矛盾纠纷信访案件24起,成功调解13起,全镇无重大信访事件发生。(何秋月 陆燕燕)
来源:大新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