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市县

在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上奋发有为——

社区互嵌共融同发展 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2024年12月17日11:19 |
小字号

兴宁区望仙坡社区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歌颂美好生活。记者黄维业摄

南宁市旗帜鲜明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全市890多万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愿景,以基层社区为抓手,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全市呈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石榴花开美邕城”的生动局面。目前,全市有61个社区获评各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社区建设——共画民族团结“同心圆”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南宁市整合人、财、物资源,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积极为各族居民创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区条件。

一年来,南宁市立足少数民族人口多、多民族聚居实际,出台贯彻落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五个一”文件,推广蟠龙社区“136”工作机制,形成基层社区民族团结工作的“施工图”“任务书”,深入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全方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到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走进青秀区秀山社区,一幅和谐融洽的生活画卷展现在眼前:社区路面干净整洁,绿化植被葱郁,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老人们话家常,孩子们快乐玩耍……“经过这几年的建设,秀山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秀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谭春秀感慨良多。

南宁市持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今年开工238个项目;推进完整社区试点项目建设,建有136个社区医疗服务机构、30家社区医院,配建相关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增设智慧书房、各类活动功能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在社区公园、闲置空地和楼群间布局简易健身设施,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人居环境。

青秀区凤岭北社区生活着壮、汉、瑶、苗、侗等20个民族的居民,是典型的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凤岭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璇表示:“婴幼儿在社区能接受学龄前教育和疫苗接种;社区医院就建在小区门口,老人的小病小痛也可以在家门口得到很好治疗。‘一老一小’有了保障,居民幸福感满满。”

有着60多年历史的南宁市南南铝生活区,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为34座楼栋加装适老化座椅、声控感应照明、楼梯防滑条和扶手等设施,增设提供全日照料服务的中小型养老机构,让居民生活舒心又暖心。

目前,南宁市建成362个“民族之家”,并将全市党建、民政、应急等9000多个基础网格融入“一张网”,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和若干名定岗网格员,共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2266人,实现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

南宁市446个社区构建“党建+民族团结进步”矩阵,以蟠龙社区“136”工作机制为典型示范,推动“一社区一品牌”建设,涌现出凤岭北社区“1234工作法”、江南区二桥西社区“逢四说事”、兴宁区望仙坡社区“五联工作法”等特色品牌。

如今在南宁,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各族群众睦邻友善、和谐相处的动人场景随处可见。

社区服务——共建和谐友善“连心桥”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南宁市聚焦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围绕“一老一小”、物业服务、“小修小补”、居民互助等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办好民生实事和公共事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让居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前不久,南宁市首家嵌入式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银杉社区嵌入式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运营,为居民提供社区托育、助餐、保健、家政便民、日用品购买等多种服务。

“这种多元化的服务模式,是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深度挖掘和满足,切实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青秀区银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莉琼表示,嵌入式综合服务中心模式有效破解了“一老一小”难题,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美好愿景。

南宁市根据各年龄层需求提供各种社区服务,让老人得温暖、孩子有人照看、青年有好去处。如开办老年大学,建立长者饭堂,开展慰问、走访、义诊、剪发、打扫卫生等孝老敬老服务;在暑期开设绘画、机器人编程、书法、舞蹈等青少年公益课程;开展健身、舞蹈、中医保健等青年夜校公益培训……一年来,南宁市新增社区长者饭堂18家,累计达68家;新增社区托育服务机构37家,累计达1637家;开办青年夜校9家、社区家长学校1100多家。

南宁市聚焦居民互助,健全社区“红石榴志愿者”工作机制,形成“群众和企业点单、社区下单、网格员和志愿服务队接单”模式。据统计,南宁市有注册社区志愿服务队585支,近一年来提供志愿服务2171场。

兴宁区望仙坡社区居民、来自新疆伊犁的阿斯古丽经营着一家餐厅,在经营遇到困难时,望仙坡社区第一时间为她提供职业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帮助餐厅经营重新步入正轨。阿斯古丽积极回馈社会,为维吾尔族员工培训普通话、资助瑶族孤儿、慰问敬老院老人等。她说:“广西各族兄弟姐妹帮助了我,所以我也要去帮助别人。”

南宁市各族群众在“能帮就帮、互助互爱”的氛围中愈加和睦。良庆区宋厢社区树立的“‘厢’亲相爱一家人”特色品牌,探索出睦邻共治新模式;西乡塘区万力社区倾力打造的“情暖夕阳 美在万力”服务品牌,推动“养老”变“享老”;隆安县震东社区推出的“小梁送工”就业服务模式,托起搬迁群众“稳稳的幸福”……如今的南宁,社区更具活力、更有凝聚力。

社区活动——共唱美美与共“幸福歌”

为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南宁市各社区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居民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增进共识,在欢声笑语中共话民族情,使社区成为更加温暖团结的大家庭。

良庆区蟠龙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社区,居住着汉族、壮族、瑶族、仫佬族等15个民族群众,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0%。

一年来,蟠龙社区持续打造“蟠暖邻里一家亲”社区品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方位融入,探索“蟠点周末”党建品牌建设,组织辖区党员家庭每周六开展亲子阅读、民俗文化知识互动等活动,让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近日,蟠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文体活动室内歌声飘扬,社区各族群众正聚集在这里练习合唱。“在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我们组织开展各种庆祝活动,社区各族群众一起包粽子、做月饼、唱山歌,其乐融融。”蟠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雁琳说。

“咚锵、咚锵、咚咚锵……”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青秀区新竹社区开启了热闹的一天。每月10日,社区都会举办“竹声嘹亮”特色文化活动,来自贵州、随子女定居南宁的杜兰英在这里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歌咏队和舞蹈队在每周二、周四进行排练,健身队每天组织我们锻炼1小时。在这个社区生活,我身心愉悦,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杜兰英开心地说。

此外,新竹社区还创新打造了“竹声倾谈”“竹报平安”等社区服务品牌,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将暖心服务“嵌入”居民日常生活。

南宁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作用,通过“立讲台、建舞台、搭戏台”,开展“模范宣讲”“绿城歌台”“我们的节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广大群众共聚一堂、共事共乐。在南宁市外来务工人员文化艺术节上,各族群众共同唱响交流互融的动人旋律;在“爱在南宁”脱单音乐会上,各族单身男女以乐为媒、以歌传情;在“璀璨邕州·老友南宁”大型沉浸式光影演绎活动、“邕·邻里情”交流会、“邕·万象新”体验游等“邕”系列活动中,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如今,邕城大地上的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结出累累硕果,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族群众同心协力、守望相助,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南宁市将牢记嘱托、感恩前行,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中挺膺首府担当、贡献南宁力量。(记者 郭少东)

来源:南宁日报

(责编:庞冠华、陈露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