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耕耘十余载,引领振兴践初心
——记德保县荣华乡那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世歌
从村团支书到乡党代表、人大代表,他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初心”,在进入村“两委”后,他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为村里做规划、谋发展、建设施、强产业,使所在村变为“三星党组织”,荣获“乡风文明红旗村”“生态宜居红旗村”等称号,为家乡的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他就是德保县荣华乡党代表、人大代表,那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世歌。
黄世歌和技术员在田间研究分析辣椒生长情况。荣华乡人民政府供图
弃繁华,返乡耕耘践初心
1999年,高中毕业的黄世歌为了生计背上行囊,背井离乡前往广东务工。能吃苦耐劳的他能有着不错的收入,但看着车水马龙、繁花似锦的大城市,黄世歌不免想起了与面前美好景象有着天壤之别的家乡。那林村里基础设施差、产业少,大多数村民都与自己一样,都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维持生计的村民仅剩小部分人,父老乡亲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高。2010年,从长辈口中得知村里目前正在招收团支书时,他毅然报名最终成功入选。
最初担任团支书时,深入村屯摸清村里的基本情况已成为黄世歌每日的习惯,后来,到担任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时,他已对村情了然于心。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黄世歌依靠着自己了解的村情,再结合当时的产业发展趋势,不断探索适合那林村发展的产业,先后带领村民发展桑蚕、辣椒、烤烟等产业,最终逐步形成具有规模化的种养基地。在有人问到是什么契机让他重返家乡的时候,他激动地答道:“那会,村里什么产业都没有,大家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意留在村里发展,看到家乡的这种情况,我就想回到家乡好好建设,那时候最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村里发展产业,让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在自己的家乡也能致富。”
黄世歌入户指导农户养蚕。荣华乡人民政府供图
敢作为,致富带富争先锋
起初,那林村产业基础薄弱,群众收入来源少。黄世歌深知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谋划好产业发展的路子,才能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富裕。他积极带领村“两委”班子探索适合那林村发展的产业,经过充分调研分析后发现,那林村适宜桑叶和辣椒的生长,桑蚕养殖和辣椒种植最符合目前那林村对产业的发展要求,且市场前景好,收益见效快,利润高。他便积极向群众宣传辣椒种植和桑蚕养殖的诸多优势与可观收益,鼓励村民尝试种养。
同时,黄世歌积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采取党员先行先试的做法。他带领村“两委”一起带头种桑养蚕和种植辣椒,主动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土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协调联系收购商进屯入户收购产品。在他的带领下,那林村党支部持续深化党建与产业发展融入融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的切入点、融合点,积极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员骨干、致富带头人等中坚力量在产业发展中的节点和纽带作用。带领党员在农户从种植到采收、卖出的一系列环节中,持续提供经验分享、技术支持、拓宽销售渠道等帮助,充分发挥旗帜和堡垒作用,给足农户发展和扩大桑蚕养殖和辣椒种植产业的勇气和底气。
今年,黄世歌又发现烟叶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现这个商机后,他便带领大家开始种植烟叶,打造那林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村级集体经济烤烟项目,形成烤烟产业化、标准化经营,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业发展,建立合理的社农利益联结机制,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促进群众增收,提高群众组织化程度、专业技能以及市场地位,增强烤烟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黄世歌在给烟叶浇水。荣华乡人民政府供图
历千辛,党建引领兴产业
黄世歌作为那林村党支部书记,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创新发展,他紧密结合实际,以市场为导向,因势利导,建立以党组织为“龙头”、产业为载体、农户为成员的“党组织+产业+农户”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切实增强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内在活力,着力发展“短、平、快”桑蚕和辣椒产业。在他的组织下,目前那林村已辐射带动200余户农户种植辣椒,其中有10余户为党员种植户,共种植辣椒200余亩;带动50余户农户种桑养蚕,其中党员户数6户,桑叶种植规模100余亩,规模化种养已初现成效。
同时,黄世歌着力发展“一村一品”生态特色产业,打造村级集体经济烤烟项目,流转村内土地50余亩发展烤烟种植,以烟叶种植盈利和就业覆盖为主导,辐射周边农户增收,优先吸纳脱贫劳动力到基地务工,通过参加劳动等形式增加收入,解决部分村民就业难的问题。当前,那林村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使得桑蚕养殖和烤烟种植支柱产业提质增效,辣椒、玉米等粮食产业欣欣向荣,优质稻特色农业质效双增,在党建引领下那林村的各项产业发展正蒸蒸日上。(莫超驿 何卫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