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创新推行产业园区用地改革 拓宽园区发展空间
北海市在土地资源优化利用上,创新举措,通过实施标准改革、混合用途、联动服务、预告登记、定制盘活等五项用地优化机制,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精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北海片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今年以来,北海市各园区积极行动,为25个新引进项目盘活土地1256亩,带动投资7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超过90亿元。同时,出让工业用地25宗,面积约1819亩,“标准地”供应比例达到100%,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深化“标准地”改革,推动土地精准高效配置。北海市推行“标准”收储机制,以至少5项标准收储国有建设用地,提升地块品质。优化指标标准,实行产业准入标准,制定北海市各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实行优于“自治区标准”的“北海标准”。完善监管体系,建立“标准+协议+承诺”机制,严格项目开竣工验收和达产复核,实施“标准地”全过程联动协同监管。
——推进“混合地”试点,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北海市以侨港渔业服务综合体项目为改革试点,探索“仓储+工业+商业”混合产业用地灵活转换机制。创新供地路径,支持产业用地混合,构建混合模式,依使用年限、供地价格、权属登记、全程监管等确定供地方式。优化配置功能,主导用途的计容建筑面积大于总面积51%,工业用地类型容积率原则上不低于2.0,有效保障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
——探索“联办地”模式,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北海市延长服务链条,建立政企银联办服务机制,针对有扩产及资金需求的企业,优化前置贷款审批。在竞拍国有建设土地使用权并签署成交确认书后,提前开展贷前调查与审批流程,拓展“交地即交证”服务链条,提供“抵押”和“放款”服务。优化审批程序,实现抵押登记与首次登记同步申请,推动土地从交付到贷款发放缩减至1天时间。
——建立“预转地”模式,推行“转让交易预告登记机制”,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北海市全面完善转让机制,突破“不达转让条件无法办理过户”的制约瓶颈,建立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交易预告登记机制。建立监管机制,受让方持预告登记凭证办理受让审批手续,待开发投资额达到转让条件,再办理转移登记。强化交易平台建设,搭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交易平台,推进线上转让交易预告登记,提高土地交易效率。
——推出“定制地”服务,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北海市重点选择用地意愿强、要求供地快的项目,推动新项目业主购买原项目公司,直接开展项目设计规划调整和建设。推动兼并重组,结合企业需求与低效地块信息“双向配对”,以并购股份或转让对原公司进行兼并重组。推进交易鉴证,对已完成招拍挂和办理土地使用证、但未办理施工许可证且暂缓开发土地,以交易鉴证进行盘活。实施分割转让,对产业规划调整或经营困难的企业,分割转让开发其局部未开发用地,解决园区招商用地,帮助原企业回笼资金。
北海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北海片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北海市将继续深化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土地资源保障。(张敏捷 郭春华)
来源:北海市委改革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