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三点发力 深耕“蓝色经济”提质增效
近年来,广西合浦县聚焦“三点发力”,从构建生态体系、助推转型升级和延伸产业链入手,让“蓝色经济”提质增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渔业产值86.85亿元,同比增长3.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79元,增速7.7%,渔业从业人员达12.89万人。
“耕海牧渔”构建渔业绿色体系 夯实生态根基
该县修编完善《合浦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科学划定“三区”,合理布局海洋产业,统筹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在近海做“减法”,在中远海做“加法”。截至第三季度,全县养殖企业(场、户)13445家,水产品产量43.92万吨,产值63.84亿元。优化配置308公里海岸线,85万亩滩涂面积,以及沙田、管井、大风江等3个渔港码头资源,发展“网箱养殖+底播贝藻类增养殖”,更新改造钢质渔船,北斗卫星、探鱼仪等先进技术,提高远航作业冷冻能力,打造国家级大风江口海洋牧场示范区。选派优秀人才深入村屯推广新技术,设立水产病害测报点20个,开展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技术,提供病害诊断和技术、用药咨询服务,培育了106家涉渔新型经营主体,其中打造了9家示范家庭农场、5家示范合作社,带动1890名农户增收。
“上岸下田”助推渔业转型升级 打造产业集群
该县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佣”“养殖户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重点在闸口等9个沿海乡镇,推广陆基养殖新模式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建设“调控别墅”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全县陆基养殖圆池共1933个,产值约1.7亿元。小拱棚对虾养殖共1.7万亩,产值约9亿元。结合全县高标准农田12.59万亩,推广“沟养”“平养”“冬养”,采用“边沟+鱼坑”等形式,利用冬闲田或在水稻种植期间引导农户发展“稻田+鱼、虾、蟹”等生态种养。其中,着力推进盐碱地异位或“同位+异位”稻渔综合种养,构建塘(鱼虾)—渠(多级排盐)—田(水稻)复合种养降盐排碱系统。围绕“种业—装备—养殖—加工—物流—销售”补链延链,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养殖户(脱贫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建设合浦县桂台鲔丰渔业现代化示范区,目前合浦县有现代特色渔业示范园区、示范点53个,带动4000多名农民年收入达6万元以上,促进村集体增收131万元。打造一批“拎包入住”的产业平台载体,致力建设一批产加销贯通、渔工贸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园,开发东南亚市场,扩建出口备案基地36个。2023年全县加工水产品达3.78万吨、产值达9.85亿元。
“海港乡愁”延伸渔业产业链条 激活全域文旅
该县挖掘反映渔业渔村渔民、疍家习俗和农耕文化的老物件、老技艺、老照片,留住见证历史发展的“乡愁”,厚植文化底蕴。已建成广西首个大型综合性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涵盖贝雕、角雕、银雕等国家级非遗项目,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乡村博物馆”村史馆25个,组织完成编撰《永安史话》等一批村志。推动渔文化传承、研学基地,运用“非遗进校园”等线上线下活动3000多场,8月10日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再度呈现独具匠心的贝雕、角雕工艺品,成为北海合浦县的城市名片之一,2024年优酷出品电视剧《珠帘玉幕》,以《珠还合浦》贝雕作品为原型带热文博旅热潮,11月,合浦县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38%。依托“珠乡人才孵化器”,赋能传播海丝文化故事。合浦县汉代博物馆作为国内唯一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作为专题的博物馆,馆藏5000余件出土文物,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有1300多件(套),3年间接待观众超100万人次。近年来,已制作出版儿童文学作品《凤影引航·穿越海上丝路》,建成5个自治区级非遗传承基地,海上丝路文化遗址公园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打造“海丝首港景区”网红打卡地,集海丝文化体验、大型实景演艺、滨海休闲渔业度假、垂钓赶海生态观光于一体,以独特的渔业风情吸引游客,体验式休闲渔业成为新业态。此外,合浦南珠、北海海鸭蛋入选首届“中国十珍十宝”名录,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0个,拥有合浦文蛤、合浦南珠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水产品,1个水产品通过“圳品”认定。(林启波 石慧)
来源:合浦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