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科教文卫

博白县中学:“四融”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11月25日11:16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博白县中学目前在校师生职工5800余人,有汉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水族、侗族等9个民族。近年来,该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四融”工作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办学治校各方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把各族学生培养成为有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融入政治学习,思想引领铸师魂。作为“桂南革命摇篮,白州文化先锋”,该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育教学、师德师风和个人成长全过程。强化理论学习。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为“政治工程、一把手工程、生命线工程”来抓。强化理论研究。组建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社会实践研究等队伍,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调查研究。强化品牌工程。以名师讲党课、环玉讲坛等为载体,引导各族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融入教学过程,课程育人促认同。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教育内容、教学计划,贯穿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始终。开设特色课程。把芒编作为地域特色课程的选修课,组织学生到龙头企业开展研学活动,增进对家乡传统工艺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组织深挖结合点。组织教师深挖政治课、历史课、语文课、体育课等学科与民族团结教育的结合点,做到备课上有体现、课堂上有展示,实现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如在体育课中有关背篓绣球、跳竹竿、同心板鞋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或活动等。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依托开学第一课“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主题班会课、国旗下的讲话等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组织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说课活动、读书活动、示范课教学、经典诵读等活动。依托校园内的校史馆、孔子雕像、圣园、字祖园、王力雕像等红色教育基地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融入德育活动,文化赋能聚力量。积极推进“大美育”研究与探索,将“大美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将美学原则渗透进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举办爱国主义书画展,庆国庆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组织新生和新老师学习学校革命史;以百年校庆为主题,举办元旦晚会和布置班级走廊文化墙,引导各族学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携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主题班(队)会、“三月三”唱山歌快闪活动、民族美食特色展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促进各族学生在学校里共居、共学、共乐、共进步。开展团建研学活动。以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校庆为契机,积极开展各类研学活动,将民族团结与爱国教育融入其中,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厚植学生爱国情怀。充分运用好朱锡昂纪念馆、朱光故居、王力故居、王力书院等,开展“赓续红色基因 缅怀革命先烈”等主题活动。

融入平安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护成长。平安的校园环境能让不同民族的师生感受到平等、尊重与关爱,有利于促进民族间的和谐相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良好的情感基础。开展校园防欺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完善应急预案,在宿舍、楼道、操场等重点区域安排专人值守,设置投诉举报信箱,做到及时发现妥善处置。开展摸底排查,对摸排出重点问题学生造册登记,落实包联教育责任、班级信息员安全员,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守护学生健康成长。举办专题讲座、召开禁毒主题班会、参观禁毒教育基地,观看禁毒电影和线上展览、出版禁毒宣传专题板报系列活动,让师生充分了解毒品的基本知识、毒品危害及如何预防拒绝毒品等方面的内容,牢固树立防毒拒毒意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法治意识。通过邀请法治校长进校园宣讲法治知识,定期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努力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奠定坚实基础。(阙志平、李丽娇)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