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平桂区:设施农业“蔬”写发展好“丰”景

2024年11月18日09:25 |
小字号

在贺州市平桂区,一场现代农业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近年来,平桂区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新思路,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大棚蔬菜产业,不仅推动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平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连片的标准温室大棚排列整齐。

平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连片的标准温室大棚排列整齐。

11月12日,位于平桂区羊头镇木园寨设施蔬菜种植大棚里的180亩辣椒进入采收旺季。大棚里,一个个色泽饱满的青椒“躲”在郁郁葱葱的枝叶中。工人们穿梭在大棚里采摘青椒,并将采摘好的青椒进行挑选分装、称重,装车之后第一时间运送到各销售点。

“现在是冬季,但我们这里仍然是农忙时节,今天就有近100人来采摘青椒。我从去年开始,就在附近的大棚里除草、采摘,每天能挣100元,到年底还有土地流转费,不仅学到种植技术,还能照顾家庭,心里很满足。”在大棚内忙着干活的村民李花说。

同样,贺州市春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帅说:“目前青椒销售挺可观,1天就能采摘20吨左右,主要销路有三条:一条是贺州城区商超,一条是粤港澳大湾区订单式销售,一条是通过线上网络平台进行销售。”

“这里,早已不再是传统农业的模样,而是现代农业的典范。”羊头镇党委书记莫柳艳说,木园寨设施蔬菜种植仅是平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一个缩影。据莫柳艳介绍,为实现“广西设施农业看贺州”奋斗目标,2018年以来,平桂区积极探索设施农业“联合体”发展模式,集聚优势要素资源,创新推出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政策体系,推进寿光模式本土化,在羊头镇的龙山、中红、大井、羊头等村建成广西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7000亩设施蔬菜产业园。产业园每年以订单形式向粤港澳大湾区供应辣椒、西红柿等时令蔬菜6万余吨,产值超2亿元。

工人在采摘青椒。

工人在采摘青椒。

产业振兴是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引擎。在产业园的引领下,平桂区的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目前,产业园带动的主导产业蔬菜播种面积达10万亩,其中双季莲藕、香芋等设施蔬菜4万亩,蔬菜产量高达30万余吨。先后注册有“非常桂”“野里乡”产品品牌,有蔬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46个,“平桂彩椒”“平桂莲藕”入选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春霖、荣丰、华瑞等3个企业运营的大棚蔬菜基地被自治区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产业园所在的羊头镇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也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设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创优品种、科技赋能是关键。为避免与粮争地,产业园选择泥夹石地、摞荒地、一般旱地作为大棚建设用地,通过翻耕、平整、小并大、地力培肥等措施改善耕地条件,满足高标准大棚、薄膜连栋棚、冬暖型棉被棚等大棚建设要求。生产大棚配备双膜保温、内外遮阳降温及水肥一体化设施,可反季节栽培辣椒、番茄、哈密瓜等时令果蔬,实现周年生产。每亩大棚年产辣椒6吨,产值达5万元左右,比普通的露地栽培高15倍。

“探索智慧化种植技术模式,建成智能种植棚1000亩,大棚配备自动滴灌施肥、自动调控温湿、智能溯源等‘六自动一溯源’一体化设施,配置电动喷雾器等现代农业机械化设备,可实现1人管理30亩大棚。”平桂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农艺师李祖彪说。

挑选分拣青椒。

挑选分拣青椒。

除了技术和设施的引进,平桂区还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业园通过统一蔬菜品种、统一用药品种、统一施药配方、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购、统一品牌销售等方式,开展一条龙社会化服务,加强了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

此外,建立“十大联带”联农带农机制。实行村集体入股分红、订单种植、保价收购,带动群众土地租金收入1700万余元,吸纳本地群众就业11万人次,户均增收3万元。

平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乡村振兴,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一核一轴三区’产业园布局。其中,‘一核’指位于羊头镇的‘循环产业科技发展核’,‘一轴’指依托产业发展道路的‘循环产业联动发展轴’,‘三区’是指北部绿色循环发展区、中部农业现代化样板区、南部设施农业示范区。”平桂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志伟说,这一布局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园的集聚发展和产业升级。

下一步,平桂区将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依托大湾区“菜篮子”市场,建链延链补链,发展大棚蔬菜全产业链,进一步擦亮平桂大棚蔬菜“金字招牌”,建成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品类最全、功能最优、联农最广的现代设施蔬菜基地。(陶胜平)

来源:平桂区委宣传部

(责编:陈露露、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