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师专:挖掘红色校史资源 提升红色文化育人实效

红色校史是学校立德树人的生动教科书,是学校文化的鲜亮底色。近年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深入挖掘和利用红色校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校史育人载体、拓宽红色校史育人场域,用心用情讲好桂师红色故事,多举措推动红色校史文化融入育人体系,促使红色校史文化育人有形、有感、有效,有效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赓续红色血脉、争做薪火传人。
挖掘红色校史资源,助力红色校史文化有形
桂林师专的前身——创办于1938年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被誉为“桂北革命的摇篮”,是我党长期领导和掌握的革命据点,有近一半学生参加了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共有51名师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献出了生命。桂林师专注重挖掘、利用红色校史资源,整合学校优势资源,成立桂北红色校园文化研究中心,深化红色校史文化研究;每年设立校本红色文化研究校级思政专项课题,组织开展校本红色文化资源课题研究,拓展红色校史资源的深度和表现力。
学校建设校史馆、红色文化广场等校园红色文化设施,通过文字、图片、雕塑群、文化墙、烈士纪念碑、红色文化传承长廊等有形景观和音像视频等呈现红色校史文化,打造立体化红色校史文化育人阵地,增强红色校史立德树人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使广大师生在校园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红色校史文化熏陶,感受红色校史蕴含的理想和信仰的力量,坚定爱党爱国爱校的信仰信念信心。
将红色校史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助力红色校史文化有感
桂林师专注重红色校史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链条全环节,扎实推进红色校史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开设红色校史课程,拍摄《桂师(桂林)红色文化》视频供学生网上学习。引导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桂师红色文化,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用学校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教育师生,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师生。
组织编写出版《党在桂林师范》《桂师记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桂师红色印记》《传承记忆·筑梦桂师》等校本红色读物,通过红色校史中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内容,让学生在书香浸润中深入了解红色校史文化,感受桂师先辈榜样的力量。
学校认真总结80多年来,广大师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桂北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凝练形成了“忠诚仁爱 求真担当”的学校精神文化表述语。修订80多年前由著名艺术大师丰子恺谱曲的校歌,在学校重大活动中传唱校歌,增强师生凝聚力和归属感,充分发挥校歌的育人功能。
拓宽红色校史育人场域,助力红色校史文化传承有效
桂林师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红色校史文化教育,多载体、多形式激励学生传承红色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学校拍摄有关校史的系列微视频,通过抖音、微信及校园网宣传先辈校友为革命事业、国家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的先进事迹。
学校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实施“八个一”红色文化育人工程。每年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并建立校史馆常态化开放制度,充分发挥校史大思政教育基地作用;引导学生至少参加一次学习校史主题班会、阅读一本桂师党史书籍、观看一部地方革命故事(展播)或经典电影、参加一次“我讲桂师故事”活动、参加一次烈士纪念(祭奠)活动、参加一次“走红色路线”校外红色文化教育实践研学活动。学校通过排演“校史剧”、举办“参观桂师旧址”“我讲校史故事”“办学成就展”“桂师红色文化展”“校歌传唱”“校史知识竞赛”“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赛‘四史’知识”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将红色校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有机融合,让师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厚重的红色校史底蕴,厚植爱国情怀,涵养爱校荣校情感。(伍红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