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食安”——包保干部话食安]
看不见的守护 看得见的安全
全方位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贵港市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工作要求,压紧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方位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在看不见的地方筑起一道道坚实的防线,守护人民群众看得见的“舌尖上的安全”。
一、坚持“严”的基调,健全责任落实体系
责任落实,是食品安全的关键。贵港市构建责权清晰、科学有效、问责有力的闭环式食品安全责任落实体系,用坚定无声的制度,让“关键人”成为精准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抓手,以实现终端见效。
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依法依规制定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建立分层分类、权责清晰、问责有力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市委常务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部署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学校、企业以及食品“三小”主体检查食品安全工作,协调、督导和解决有关难点问题。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党政综合绩效考评体系,推动各级党政机关、行业主管部门把食品安全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到边到底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在全区率先出台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以及优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机制的具体措施和督导任务清单。市、县、乡、村四级干部主动包保企业主体领责,针对“三小”数量多、分布散的特点,依托“红格善治工程”实行分片网格化监管,每个网格聘用专职网格员负责网格化管理,配备巡逻电动车,落实办公、通信等经费,确保食品安全“网中有格、格中有人、管在格中”,通过“一网到底”到边到底压实属地管理责任。
创新包保督导推动企业担责。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干部督导能力,采取“视频连线+集中轮训+提醒函”的模式,分层分级开展包保干部业务培训,培训覆盖率达100%。制定《包保干部手册》2.0版,通过规范督导操作流程,提升包保干部督导效率,让包保干部成为“内行人”。创新沟通机制,拉近包保督导距离,创建“微信群+座谈会”的工作机制,通过微信群探讨包保督导遇到问题,建立“两个责任”工作联络站、工作室开展交流咨询,把督导发现问题汇总通报至市场监管部门研究解决。全市创建6个联络站、87个工作室共接待包保干部、企业咨询129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65条,解决问题58个,做到沟通交流“零距离”、服务指导“不打烊”。强化协同联动,构建督导衔接机制,建立“干部吹哨、部门报到、主体认领、双向整改”的督导问题发现和整改衔接机制,通过“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实行台账式、清单化管理,加强跟踪督办和隐患排查,逐一对账销号。今年以来,全市包保督导完成率、督导问题整改率均达100%,督导问题发现率排名全区前列,促进企业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自觉、落实上负责,主动不折不扣扛起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二、强化“实”的作风,完善全链条监管
食品安全,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贵港市强化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用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守护,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加大资金投入,夯实食品安全基础保障。近年来,市级层面统筹财力安排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累计4400多万元,用于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和检验能力提升、食品安全抽检、基层规范化建设以及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等工作。各县(市、区)也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基层监管所、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工作,保障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最后一公里”落地落实。
加强风险防控,全面排查处置隐患。采取“机制建设、督促协同、培训宣贯”三项措施,聚焦清单、聚焦问题、聚焦责任,全面推进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动。全市累计排查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农贸市场、便利店、餐馆等6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0167家,排查发现风险问题3902个,完成整改3902个,排查完成率、整改完成率均达100%,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多次获得广西食品安全简报刊载。
聚焦重点环节,狠抓重点领域检查。领导带头深入一线,针对百姓生活需求量大的商品,强化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城郊结合部、农村地区、学校及周边环境等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督导检查。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食品贮存环境检查,保证温度、湿度等条件符合要求,严格落实分类存放、离墙离地、先进先出等管理制度,严防因贮存不当而导致食品原料霉变和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等情况发生。督促餐饮服务企业、小餐饮店等各类餐饮服务经营者把好原料采购关,及时清理发霉变质食品原料,规范加工制作行为,做到生熟分开,食物烧熟煮透。督促企业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督促从业人员保持个人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洗消毒餐饮具,防止有害生物污染食品。
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坚持严打严管、严查严控,有效震慑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深入开展“铁拳”行动。今年市场监管部门累计查处食品类案件624件,案值16.1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且刑事立案13件。深入开展“昆仑2024”行动。今年共立案侦查食品类刑事案件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逮捕(含直诉)11人。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加大排查力度,严厉查处生猪“私宰”窝点。今年共检查规模养殖场、活禽市场、屠宰场56家次,立案1件,捣毁私屠滥宰窝点1个,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85%,有效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
三、发挥“特”的优势,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让人民群众“吃得饱”更要“吃得好”,是庄严的誓言与承诺。贵港市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狠抓食品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
不断壮大食品产业“基本盘”。全市共有食品生产企业488家,其中规模以上78家,2023年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产值14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9%。拥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28家,其中国家级4家、自治区级38家,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近三年全市食品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
推动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四荤两素”(生猪、鸡鸭、牛羊、水产和水果、蔬菜)产业。2023年设施农业产值180.4亿元,即将成为全区最大的食用菌、蛋鸡、鳗鱼生产基地。五个县(市、区)均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扬翔股份等2家企业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全国养猪前十强企业。正在培育粮油加工、畜禽肉类加工、预制菜三大食品产业集群,有粮油加工企业215家、果蔬及其制品加工企业258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10家,扬翔股份、港丰农牧等龙头企业建成预制菜生产基地,年产能分别达72万份及加工20万只鸡。近三年,粮油加工、畜禽肉类加工、预制菜产业产值分别年均增长89%、132%、100%。通过产业集群化有效推进产业整体规范化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培育打造健康食品品牌。打造富硒米、社坡腐竹、覃塘毛尖、罗秀米粉、金田淮山等一批“特色牌”健康食品。创建了“两品一标”73个,其中绿色食品58个,有机农产品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2个。香港优质正印认证17个。获得了“中国生态富硒港”“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富硒农产品数量排在全区第一,全市食品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民以食为天,食安则民安、则心安。贵港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抓紧抓实食品安全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农卓松)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