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关切的事就是我工作的出发点
——记桂林市第六届人大代表余桂兰履职事迹

“余主任身兼多重‘角色’,既是基层人大工作者,又是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长,还是长期两地分居的母亲,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庭,很不容易。这些年,余主任结合自身岗位优势,发挥代表身份作用,克服困难,勇挑重担,做了不少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自治区、桂林市人大代表,广西星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曙霞介绍。余桂兰,女,1970年4月出生,广西恭城县人,中共党员,199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灌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是桂林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委员,2021年换届后,余桂兰担任灌阳县“四个百亿工程项目”之一的北联通达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长。
攻坚克难,解决县城通高速难题
“灌阳终于通高速了,还是免费的!”2023年春节前夕,灌平高速建设项目途经桂林的三个县,灌阳县率先实现通车,从此,灌阳县有了第一条途经县城的高速,灌阳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长期以来,灌阳的交通条件相比其他兄弟县(市、区)落后,既没有高铁线路经过,也没有高速公路,直到2016年灌凤高速建成通车,才有高速过境灌阳,但从灌阳北下高速后,仍有20多公里才能到县城。
灌阳县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北联通达百亿工程,余桂兰担任项目建设指挥长,项目建成后可有效解决灌阳出行难题。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是难啃的“硬骨头”。“在征地拆迁工作中,余主任经常身先士卒,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到征地拆迁一线,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把征地拆迁户的利益挂在首位,在征地拆迁一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组建由基层人大代表、镇领导、乡贤等人员组成的协调小组,由协调小组调解征拆,涉及老百姓关切的‘三改’(改路、改水、改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既顺利推动了项目建设,也实现了和谐建设。”新圩镇光明村基层人大代表介绍。
2022年6月,正当灌平高速灌阳段征地拆迁攻坚期,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余桂兰身体出现了问题,住院3个多月,出院后第一时间投入到征地拆迁工作。余桂兰用忘我的工作精神,感染到灌阳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到重大项目建设工作,积极化解因征地拆迁产生的矛盾纠纷,2022年和2023年灌阳县均获得广西高速公路建设先进单位。
想方设法,解决进县城就学难题
灌阳高中是灌阳县唯一一所重点高中。之前,灌阳高中学位严重不足,大班超负荷严重,上学难成了初升高学生家长的揪心事,群众反映强烈。针对这一问题,余桂兰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深入村屯一线,开展走访调研,2020年,易震等4名县人大代表在灌阳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增加修建一所高中的建议》,该建议纳为重点督办建议,余桂兰领衔督办。
余桂兰把推动解决上学难当作履职的重要工作,多次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并通过听取教育专项汇报,督促协调推动县教育局等部门增加高中学位,缓解高中就学压力。当时,在政府面临财政紧张,无法投入资金建设新高中,但学位问题又急需解决,在这进退两难的时候,余桂兰组织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多次研讨,想方设法,最后作出关于批准《灌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灌阳高中(江东校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运营期间政府年度付费及总付费额的预算方案的议案》的决议,自筹资金1.96亿元,调剂建设最好用地150亩,大胆将PPP新政策模式运用于教育建设项目,灌阳高中(江东校区)于2020年12月开工建设,于2022年8月完成了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招收了800名初中升高中学生,2023年工程已全部竣工,目前已有1300名高一高二学生就读于灌阳高中(江东校区)。
之后,余桂兰又持续领衔督办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提升灌阳高中(江东校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及教育教学功能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灌阳教育发展,解决灌阳学子上学难题。
凝聚合力,解决万亩良田灌溉难题
“灌阳县牛湾河灌溉水渠是灌阳县主产粮区的主要灌溉水利,该灌区灌溉面积10500亩,涉及西山瑶族乡、黄关镇、新街镇等四个乡(镇)二十多个村,为灌区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以来,由于年代久远,牛湾河灌区工程渠道、涵管等引排水设施因得不到有效维护,损毁、淤塞情况十分严重,灌溉面积逐年减小,严重影响灌区内粮食安全生产,灌区群众多次要求县、镇有关部门对该灌溉渠进行全面维修,但由于各种原因,均未能解决这个困扰群众的问题。”黄关镇水稻种植大户周桂明介绍。
余桂兰得知这个情况之后,提出这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发挥人大力量推动落实。接下来,余桂兰亲自到牛湾河灌溉水渠调研,通过听取座谈汇报和面对面和灌区群众交流的方式,全面了解实际情况,推动形成《关于对灌阳县牛湾河灌区、湖田洞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建议》,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这一建议,引起了自治区人大代表陈斌艳的关注,陈斌艳代表在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该建议,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关心下,2022年6月,牛湾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通过水利厅的立项审查,争取到广西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1942.5万元资金支持,该项目现在已进入实施阶段,该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评为2022年度全市优秀代表建议。
“我来自基层、代表基层,也服务基层,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又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深感责任重大,唯有努力前行,帮助解决群众关心关切问题,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诺言。”余桂兰说。(郑有成、吴素洋)
来源:灌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