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

港北区:向“新”发力 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2024年09月18日13:24 |
小字号

菌菇进厂、鸡鸭上架、猪牛上楼、鱼虾上岸……这些高效种养模式,在贵港市港北区都可看到。近年来,港北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9月13日,在港北区的贵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智慧猪场,小猪在舒适猪舍里或觅食或休憩,感应探头实时收集数据反馈至监控系统,技术员通过手机、电脑就能掌握生猪每日喝水量、食料量、生长情况。该公司董事长周艺介绍,智慧猪场应用智能现代化设备,他们只需在电脑设定好饲喂、刮粪的时间和猪群各阶段的适宜温度,就能自动饲喂、刮粪以及保持生猪生长环境。通过这样物联网+互联网养育肥猪方式,一个人可管理4000头猪,管理效率提高了30%以上,管理成本降低15%左右,省心省力、降本增效。“目前,猪场生猪养殖165天就可出栏,今年已出栏生猪1万多头,现存栏9000多头。”

新质生产力为港北区设施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港北区还引进了生猪AI智慧猪场项目,通过物联网、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高规格智能机械化猪舍基础上搭载“6+1”智慧管理系统,实现规模化养殖全程数字化、智慧化管理。生猪AI智慧猪场正安装智能巡检机器人,计划10月中旬进第一批猪苗,预计今年12月底,生猪存栏2.5万头。

现代智能装备的“武装”下,港北区种植养殖业逐步由传统方式向工厂化转变,农业生产变成了可精准控制的工业化流水线。走进一个个现代化的种植养殖工厂,科技十足的农业生产过程令人惊叹,智能设备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还产出了更美味、更适应消费需求的农产品。

在港北区的广西汇菇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智能菇房,水雾缭绕,蓝光映射,10层的层架摆满菌棒,仿佛置身科幻片片场。该公司副总经理黄耀沿说,公司推广运用液体菌种制种、工厂化立体式栽培等新技术,利用智能装备控制菇房的温度、湿度、光照,为食用菌生长创造适宜环境,形成了周年化、工厂化栽培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生产效率提升近40倍,节约了95%的劳动力,品相、口感、营养有保障,其收获更是突破了时空限制。”黄耀沿说。

标准化养殖池、现代化育苗、系统化管理……在港北区的贵港市鑫海水产种苗养殖示范区,处处透露着现代设施渔业的新气象。一个个育苗池有序排列,里面水质清澈、水流缓慢,数不清的鱼苗游弋其中,活力十足。该示范区负责人卓伟灵介绍,今年3月起,示范区应用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比传统鱼塘养殖节约80%的用地、比常规陆基养殖节水80%以上,养殖产量是常规陆基养殖的2.5倍,传统池塘的12倍,有节水、节约用地、增产增收的优势。繁育的鱼苗体质健壮、大小均匀,品质深受市场认可,今年以来已销售100多万尾鱼苗,10月初又将有一批育苗上市销售。“育苗间采用现代生产设施技术,集纯氧增氧、水质监测、水体消毒、养殖尾水处理于一体,这既提高鱼苗成活率、产量,又提升鱼苗品质。”

新质生产力加持农业生产,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港北区按照“一个乡镇打造一个农业场景”的目标,围绕生猪、食用菌、蛋鸡、肉牛、设施渔业、稻虾、特色水果、设施蔬菜等“8+N”特色产业,深入开展精准招商、场景招商。今年1至8月,港北区已签约农业项目18个,总投资8.55亿元。

该区牢固树立“妈妈式”的服务理念,持续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按照“一个项目、一个牵头单位、一个联系服务人员”的工作思路,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在用水、用电、土地、环评、手续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助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推动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做优做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目前,该区发展设施种植业面积达2.3万亩,拥有规模以上生猪养殖场70家、养牛场6家、禽类养殖场19家,建成陆基圆桶养殖池22个,跑道养殖水槽18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5栋。上半年,该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4.4%。(陆宏夏 苏蕊花)

来源:港北区委宣传部

(责编:王勇、许荩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