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港区法院:法治护航“向海经济”长足发展
近年来,北海市铁山港区法院秉持“如我在诉,如我在执”理念,不断探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建立“立审执”协调运行机制,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聚焦经营主体司法需求,奋力答好优化营商环境“司法卷”。
党建引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该院持续打造“铁法护企先锋行”特色司法服务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围绕铁山港区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部署要求,真心实意做到做实既“厚爱”又“严管”。2023年,通过与信义玻璃(广西)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铁法暖企业 情浓三月三”主题党日活动,扎实开展机关企业党支部结对联建“红纽带”专项行动,围绕“以党的二十大为引领 高举旗帜奋勇前行”为在场的全体党员讲授了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激励在场的干警及员工坚守初心,传承劳模精神再创佳绩。在与广西北部湾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党建引领 法企同行”主题党日活动中,通过交流,更增进了对企业生产管理及文化等各方面的了解,并通过对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法律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着力为企业纾困解难,真正扛起护企安商之责。
畅通涉企工作“绿色通道”
该院进一步畅通涉企工作“绿色通道”,快审快结快执涉企等纠纷,涉企民商事当场立案率100%,对困难企业依法缓减免交诉讼费,切实降低诉讼成本。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法治+智治”,推出便企利企措施,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纠纷作为重点案件,提供网上诉讼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调解等智能化服务,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跑出司法“加速度”。通过召开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总对总”工作座谈会,开展涉企矛盾纠纷化解“三调联动”工作,结合“法院+工会+N”模式,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民商事争议纠纷化解渠道,努力实现涉企矛盾纠纷止于萌芽、解于诉前、就地化解。
依法提升审判工作质效
企有所需,“法”有所应,该院始终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全面提升审判工作质效。其中,2023年高效办理各类涉企案件151件,解决商业纠纷平均用时70天,全市总耗时最短。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审慎善意文明司法,用好、用活执行和解制度,为企业恢复发展争取空间。巧用弹性“执行锤”,运用活查封助力辖区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让守信企业轻装上阵。深入推进“企业清淤”等专项执行行动,积极参加“百名执行干警进百企”活动,2024年以来,高效执结涉企案件48件,执行到位金额452.31万元,为企业经济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开展“走企护商”行动助企发展
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开展企业法治专题讲座,扎实开展“走企护商”等专项行动。2023年,为企业、职工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服务2000余人次,院领导带头走访辖区企业52次,既解决了“看得见”的问题,又防范了“看不见”的风险。此外,该院多次组织干警到广西北部湾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分别从买卖合同的概念、买卖合同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典型案例为公司员工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助力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引导企业将民法典精神融入到日常经营管理中,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对企业健康发展提出法律指引,积极发挥了法治对营商环境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为企业经济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该院将持续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力度,围绕企业的司法需求,指导铁山港区临海工业园企业联合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不断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把脉巡诊、对症下药,帮助企业有效规避和化解经营风险,助力企业稳定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辖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断乘风破浪、向海图强。(林妍希 张西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