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银海区:文旅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共接待游客1809.86万人次,同比增长140.99%;实现旅游消费228.58亿元,同比增长142.60%,创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双新高,文化旅游市场迎来了强劲的发展态势。”日前,北海市银海区文旅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近年来,银海区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的目标,紧扣“魅力银海、全域旅游”主线,大力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获评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初审验收达标入库单位、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区试点区、广西特色名镇名村建设县。现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9家(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6家)、国际重要湿地1处。
党政统筹 产业扶持 挖掘文化旅游发展效能
2023年1月9日,成立“银海区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创建工作,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密切配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合力兴旅”的浓厚氛围。为确保工作有效开展,银海区政府将创建工作纳入各镇、区直各部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做到工作有目标,责任有主体、考评有指标、奖惩有依据。出台《北海市银海区全域旅游发展投资项目备案绿色通道工作方案》《银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计划》等文旅产业扶持奖励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强化文旅产业招商引资能力,招引了皇冠假日酒店、碧园开元名都度假村酒店等一批有实力的文旅企业进驻。
项目支撑 打造品牌 提高文化旅游供给质量
全面建设广西头号文旅项目银基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银基水世界正式开业,冰雪世界试运营,稳定推进冰雪主题酒店等项目建设。加快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升级改造,“天下第一滩”银滩华丽变身,2023年成功夺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字招牌,入选“中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并连年上榜全国十大旅游热门景点。建成北海国际康乐旅游港,构建“文化、餐饮、零售、娱乐、康养”的全系业态,打造全方位一站式海岛度假体验,银滩老码头商街被评为广西旅游休闲街区,奥特莱斯城市公园入驻银滩老码头商街,吸引美妆、运动休闲、潮牌快时尚、餐饮等国际国内一线品牌进驻。目前酒店群已基本建成,“皇冠”“碧园”“喜来登”等国际知名品牌酒店接连开业,其中皇冠假日酒店是银海区首家五星级酒店。推动洲际华邑酒店、万豪度假酒店加快建成,在全面建成后可为游客提供约1737间高级客房,补好休闲度假链条,立足集群效应,助推银海区酒店向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专业化发展,满足游客更高水平的需求。
文旅融合 深挖价值 激发文化旅游“热效应”
深入挖掘保护并利用好南珠文化、海洋文化、疍家文化、归侨文化、爱国文化、海丝文化等银海特色传统文化,利用“开海习俗”“扒龙舟习俗”“咸水歌”“疍家婚礼”等非遗元素,每年举办“开海习俗”“广西三月三”“丰收节”“文化北海”等系列特色文化节庆活动,充分利用北海特色的南珠、贝雕、角雕、珊瑚等北海有礼系列文创产品,推出北海有礼银滩形象店,提升旅游体验度。举办北海大麓青年音乐节、TMC时光电音嘉年华等“音乐节”活动,引进多场次“儿童音乐剧”“科普小剧场”等丰富演出市场业态,打造潮流视听盛宴,营造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浓厚文化氛围,以“旅游+音乐节”模式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建圈强链 创新场景 力推文化旅游消费升级
全面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旅游体系,打造夜游、夜娱、夜购等夜经济消费业态,全力打造侨港风情街、万达吾悦广场商圈、老码头商街等网红夜市街,发展侨港美食、特色民宿、滨海体育、露营经济等旅游产品,打造舌尖上的美味。规划建设滨海、研学、不夜城精品3条滨海特色旅游线路,其中途经侨港小镇、田野生态园的“潮美北海 文旅盛宴”线路入选全国12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依托银滩国际帆艇码头和广旅冠岭港湾休闲游艇码头发展游轮产业,开发游艇观光、帆船、海钓等海上项目和旅游产品。鼓励航空公司大力发展低空飞行旅游观光产业,打造海陆空旅游产业全方位开放格局,丰富旅游经济链条,做大旅游消费规模。
优化服务 网络管理 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品质
制定《银海区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持续优化旅游服务,推进海鲜餐饮、景区景点及周边强制消费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组建重点节假日“联合巡查执法综合小组”和“党旗红+”旅游志愿服务队,开展全天候巡查,全方位、多角度破解难点堵点。加快旅游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综合利用公安、消防等救援力量,实行统一指挥、调度和处置。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管理平台建设,12345政府服务热线和12301旅游服务热线并线运行,营造舒心、放心、暖心的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蒋均)
来源:北海市银海区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