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罗汉果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突破自然条件对罗汉果种植的制约,实现一年四季种植自由;不用农药或少用药,引领罗汉果绿色标准化种植;种植面积有限,产能还能大幅提高……在广西桂林,新技术扎根田间,让罗汉果生产变了样。
罗汉果挂满枝头。阳海翔摄
为发展罗汉果特色产业,桂林市在政策、技术上给予大力扶持,全力打造罗汉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助力脱贫攻坚。目前,桂林市罗汉果研发机构布局已初具规模,且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深,桂林市已有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永福县罗汉果研究所等多家研发机构。
罗汉果产业专业人才也持续增加,在罗汉果的培育、种植、筛选、加工、药食价值等方面均有所进展。通过企研、企校合作,科技创新,研发出罗汉果提取物、罗汉果果汁生产新技术,40多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开发出罗汉果甜苷、浓缩汁、饮料、食品等200多个产品,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及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价值。
在桂林市的多个县区中,永福县罗汉果产业在桂林罗汉果产业中占据核心地位,是全球最大的罗汉果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种植历史悠久,产量高且品质优良。其罗汉果种植面积广,加工企业众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对地方经济贡献显著,是桂林罗汉果产业的“领头羊”。
为全面提升罗汉果全产业链科技水平,近年来,永福县打造了全国首个集罗汉果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种苗脱毒、标准化种植、科研教学及展示于一体的现代特色科技示范园,罗汉果借助科技力量长出了“腾飞翅膀”。
“我们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等多所院校合作,开展品种杂交选育攻关,培育优良品种、保障种子安全,同时重点建设种苗脱毒实验室和脱毒苗繁育基地,加强种苗脱毒技术攻关,繁育健康安全种苗。”永福罗汉果科技示范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示范园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在培育优质种苗的同时,致力于将罗汉果从山区种植转移到平原地种植,促进罗汉果产量由一般种植条件下的亩产6000个增加到10000个以上,产能大幅提高。
为保证罗汉果加工企业一年四季都能正常加工生产,解决生产设备因季节性缺货而闲置的问题,永福县在园区内建设1700平方米反季节大棚,进行反季节栽培示范,突破自然条件对罗汉果种植的制约,实现种植自由。
此外,示范园内罗汉果种植严格执行《地理标志产品 永福罗汉果》国家标准和《绿色食品 罗汉果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积极推广病虫害“三诱”绿色防控技术,尽量不用药或少用药,施用有机肥及生物菌肥代替化肥,并积极开发富硒罗汉果新产品,引领罗汉果绿色标准化种植,保障品质。经检测,在科技示范园所产罗汉果鲜果甜甙含量达到了0.5%以上,较其他地区高20%左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